老中醫教你吃什麼,怎麼吃? | 如何好吃又健康 - 2024年10月
老中醫教你吃什麼,怎麼吃?
86句養生諺語教你學會"吃"的智慧
老中醫說過的、沒說過的,所有關於吃的健康法則,書裡都有!
老中醫讓你吃什麼,你就吃什麼,準沒錯!
最好的養生在於"吃",吃什麼很重要,怎麼吃更重要。
●益腎強腰吃核桃,益氣補脾吃紅棗
●女子三日不斷藕,男子三日不斷薑
●木耳抗癌散血瘀,山藥益腎浮腫消
●生梨潤肺化痰好,蘋果止瀉營養高
●香蕉通便緩憂鬱,牛奶安眠效果好
●吃飯八分飽,到老胃口好
●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
對於老中醫來說,吃什麼,怎麼吃,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自古以來,中醫根據時令季節的變化,地域物產的不同,順天時、應地利,從日常的飲食生活中,凝煉成了諸多關於飲食健康的諺語。
這些飲食諺語有的能依形象描繪出某種食材的醫療功效(比如,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韭根韭菜,散淤活血;鮮藕止血,熟藕補血等等);有的能反映出人們健康正確的飲食習慣(比如,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饑不飽食,渴不狂飲;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等等)。
總之,這些飲食諺語順口、精煉、生動、通俗易懂、便於記憶,都是"吃"出來的智慧結晶。
作者是知名的老中醫,他針對現代人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精選了86句養生諺語,在滋養補身、祛病防癌、美容抗衰、安神解鬱等方面給出了一些飲食指導和建議。另外,還闡述了一些食物的最佳食用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營養,發揮食物的補益效果。
作者簡介
陳詠德
三代家傳中醫世家,旅日中醫師。
已經70出頭年紀,外表看起來卻像50多歲人,很多人好奇他如何保健,他說因為長期堅持食材裡一定要有中藥材,加上適量的運動。
專長體質的調養改善與中醫養生,幫助過無數人重新找回健康。
著有《老中醫教你越吃越健康》、《最好的藥在餐桌上-老中醫幫你開菜單》。
原書名:一句話養生-老中醫教你吃什麼,怎麼吃?
目錄
編輯寄語
自序
第一章 吃什麼滋養補身?
第二章 吃什麼祛病防癌?
第三章 吃什麼美容安神?
第四章 吃什麼很重要,怎麼吃更重要
序
養生這件事,在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食品安全受威脅、生活環境遭到污染的當下,似乎已經成為人人都略知一二的健康必備技能。
所謂養生,就是指透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保健活動。
生,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概括起來說,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曾有人演繹了一個「健康數論」: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東西,譬如事業、財富、愛情、婚姻等等都是0,有了前面的1,後面的0才有價值。如果前面的1沒有了,後面的東西再多也是0。
「健康數論」告訴我們的是:你所做的一切都不要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那樣做是得不償失的。中年以上的人,對這句話的內涵一定深有體會。如果五十歲以後你才明白這個道理就有些晚,如果五十歲以後你還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就要吃虧。
可見,健康與否,決定著每個人的生命和生活品質。養生這件事,不能拖,要早做,馬上做。
因為有愈來愈多的人注重養生,五花八門的養生理論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今天有人說生吃茄子可以治百病,明天有人說用後背撞牆可以無病到天年……其實,最好的養生,就是用最自然的方式,讓自己的身體舒服、心情舒暢。
我一直很推崇古人的養生智慧,在那個科技不是很發達的年代,女人用花美容、老人以羹滋補,天熱了吃瓜果、天冷了喝肉湯,總之一切都是源於自然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方式雖然不可能像古人一樣,但有一些養生的方法還是可以借鑑和傳承的。
在諸多養生方法中,食療佔有最重要的地位。中國食療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有鑑於中國特有的中醫系統,講究的是「藥補不如食補」,食補既方便又實惠,既天然又健康,一般沒有副作用,在日常三餐中,就可以實現補養身體、預防疾病的效果。
論起食物的多樣性這一點,中國向來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人的食譜中,僅是蔬菜的種類,就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在眾多的食物種類中,每種食材都有自己的食性和功效。人的一生平均要攝取多達六十噸的食物。其中,有健康食物,也有垃圾食物;有健康吃法,也有垃圾吃法。
那麼,吃什麼、怎麼吃才能達到營養和健康的最大化呢?說簡單也很簡單,不用把養生這件事想得太過複雜,也不用去翻閱厚厚的古籍或者在網路上費力搜索,只要稍加用心,就會發現很多養生知識的精華就在民間,就在身邊的日常生活中。
老祖宗利用家常的食材,不僅可以留住舌尖上的美味,還可以滋養補身、祛病防癌、美容安神。此外,根據時令季節的變化,地區物產的不同,順天時,應地利,從日常的飲食生活中,凝練成了諸多關於飲食健康的諺語。這些飲食諺語有的能形象描繪出某種食材的醫療功效(比如,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藥;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消暑賽仙方;蘿蔔、杏仁、乾薑、梨,治咳有效不求醫;韭根韭葉,散淤活血;鮮藕止血,熟藕補血等等);有的能反映出人們健康正確的飲食習慣(比如,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飢不飽食,渴不狂飲;早吃飽,午吃好,晚吃少;人想長壽安,要減夜來餐等等)。總之,這些飲食諺語順口、精練、生動、通俗易懂、便於記憶,都是「吃」出來的智慧結晶。
做為一名老中醫,幾十年來我一直致力於藥膳食療,今天有幸透過本書為讀者朋友分門別類地指點評論這些流傳千年的飲食諺語,並闡釋清楚其中的醫學道理,相信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我針對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精選了八十六句養生諺語,在滋養補身、祛病防癌、美容抗衰、安神解鬱等方面給出了一些飲食指導和建議。另外還闡述了一些食物的最佳食用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營養,發揮食物的補益效果。
閒話少敘,打開書,我就從一條條養生諺語開始說起吧!
寧食粗茶飯,不嚐無價藥 這一句話的意思很明確,不能為了追求養生而有意去買昂貴的補品和藥品,一日三餐即使粗茶淡飯,也有健身強體的效果。 《黃帝內經》中提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王畜為宜,五菜為充」的日常營養食譜,意思是說:五穀可以為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五果可以發揮輔助滋養身體的作用;五畜之肉可以補益陰精、強壯身體;五菜則具有幫助補充、添加營養的作用。 五穀作物有細糧和粗糧之說,簡言之,粗細之分就是在糧食加工過程中是否去掉麩皮。而現在所說的粗糧,是將米穀類的外延擴大了,比如麥類中的小麥、燕麥、蓧麥等,米類中的粳米、小米等以及各種豆類,另外紅薯、馬鈴薯這些薯類也屬於粗糧的範疇。 粗糧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以加速腸部蠕動,降低膽固醇吸收,排除大腸致癌因子,促進排毒排便,減少暗瘡;粗糧中還有大量的鎂,可以促進身體廢物的排泄,有減肥的功效;粗糧中的維生素含量也很高,具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是保護皮膚的衛士。 對長期坐辦公室的愛美女性來說,除了多吃水果以外,粗糧是最佳的食物。尤其是炎熱的夏季,粗糧可以解膩,對油性皮膚會有好處。 《黃帝內經》提出「食飲有節」,指出飲食要有節制和原則,許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肥胖症、冠心病等,均與飲食失宜密切相關。所以,在中醫臨床治療這些慢性病時,首先會從調整病人的飲食結構入手。 同時,《黃帝內經》還提出「食養」的概念,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飲食調養,不能完全依賴藥物治療,以免用藥過量損傷身體。 比如說感冒,分清楚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之後,煮點薑湯大都可以應對的,卻有人非要選擇感冒藥來吃,甚至會特意選擇新的、貴的藥物,要知道「是藥三分毒」,尤其是新藥都是研發不久,還沒有經過長期的臨床檢驗,副作用還不甚明瞭,很容易產生不可預知的不良反應。所以說,能簡單治療的疾病,切不可弄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