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比媽的全天然營養寶寶副食品:吃出不挑食、不過敏、不生病的健康體質!限量簽名版 | 如何好吃又健康 - 2024年11月
羅比媽的全天然營養寶寶副食品:吃出不挑食、不過敏、不生病的健康體質!限量簽名版
超人氣「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
以「食」驗精神,結合中醫理論x自然醫學
搭配季節、分齡分食為孩子製作最完整、最安心的副食品
125道全天然營養配方
從食物泥、粥品、湯品到點心一應俱全
與自然醫學權威黃文昇醫師聯手
打造寶寶頭好壯壯、不挑食、不過敏、不生病的健康好體質
【自然醫學權威黃文昇醫師◎審訂】
【奧美廣告公司總經理呂豐餘◎鬼才導演盧建彰 專業推薦】
►怎麼吃?才能吃得對、吃得營養均衡!
左手餵養王子、右手服侍公主,羅比媽為了應付二個寶貝,找出最有效、最方便的副食品功略!
一、添加副食品6大原則
◎餵食好時機:依寶寶排便、食慾狀態判斷。
◎添加順序:從少量單一到多量多元,從細到粗,從稀到濃稠。
◎食物給予順序:澱粉→蔬菜→水果→肉類→海鮮。
◎飲食禁忌:蜂蜜、咖啡因、高糖食品、反式脂肪。
◎安心好食:要吃真正的食物而不是食品,以當季、新鮮蔬果為主。
◎緩解過敏對策:一次只嘗試一種新食材,且一小口。若有過敏症狀,先暫緩1~2週,再份量減半嘗試,確保孩子的健康。
二、分齡分食X125道美味食譜,寶寶吃的開心,大人更安心!
隨著寶寶的咀嚼、吞嚥力及消化系統更成熟,所需的飲食也有所不同,
此單元針對各個月齡的寶寶設計「營養又美味」的副食品,
搭配清楚的步驟和營養說明,讓爸媽輕鬆就可以全面掌握寶寶各階段的健康!
◎4~6個月﹝組合玩味食物泥﹞→馬鈴薯花椰菜泥、水梨蔓越莓過泥、地瓜小米糊……
◎7~9個月﹝咀嚼試探粥與糊﹞→山藥香菇豬肉粥、小松菜地瓜麵線、洋蔥滑蛋牛肉粥……
◎10~12個月﹝躍上餐桌吃軟飯、軟麵﹞→青醬海鮮黑米炊飯、和風鮭魚拌飯……
◎1歲以上﹝小小美食家﹞→鳳梨鮮蝦肉鬆炒飯、白米珍珠丸子、吐司披薩……
◎營養湯品&飲品→雞蓉玉米羹、水梨甘草蓮藕汁、酪梨奇亞子子香蕉牛奶……
◎美味巧點心→高纖營養穀物條、鮮奶酪、綜合蔬菜煎餅、葡萄軟糖、銅鑼燒……
◎萬用高湯醬料→牛骨番茄/豬骨昆布、青醬/紅醬/白醬/海苔醬、柴魚粉/鮭魚鬆/鬆餅粉……
三、簡單有效的「好好吃飯法」,別讓餐桌變戰場!
一打二的羅比媽以自身經驗分享「讓寶寶愛上吃飯的實際作法」,讓孩子不偏食、不哭鬧的好好吃飯!
◎爸媽以身作則,多吃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運用不同料理方式、調味、粗細等等,影響孩子對食材的接受度。
◎爸媽不要過度干預,相信孩子天生有「吃飯能力」。
◎固定時間用餐、飯菜量適中。
◎挑選合適的餐椅、餐具、圍兜。
◎營造愉快的用餐氛圍。
四、美國自然醫學權威黃文昇醫師專業解答,爸媽最關心的的寶寶營養主題!
新聞指出大骨湯含有重金屬,喝好嗎?飲食一定要少油少鹽嗎?
不喜歡喝牛奶,該怎麼辦?孩子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嗎?可以吃中藥進補嗎?……
所有關於爸媽最想知道的問題,由專業自然醫學醫師黃文昇給您最完整、安心的解答!
本書特色
◆最完整!寶寶分齡飲食指南
從份量、添加順序到飲食禁忌完整全紀錄,吃對副食品,寶寶自然聰明健康!
◆最安心!天然食材X125道營養食譜
125道皆以「天然健康」為製作原則,泥、粥、糊、軟食、湯品、點心種類齊全!
◆最實用!寶寶不過敏、不挑食的小法寶
掌握初嘗份量、料理變化、用餐氛圍及餐椅餐具等,便能成功讓寶寶愛上吃飯!
◆最專業!寶寶各種疑難雜症全破解
喝大骨湯好嗎?可以吃中藥、營養品進補嗎?……由專業醫師專徹底詳細解答!
作者簡介
羅比媽(涂蝶)
親子網站專欄作家
曾是臺灣行銷圈的明日之星、電子商務界的當紅炸子雞。
正值花樣年華的2012年突然宣布引退,原來是為愛來到美國且產子升格為人妻人母,並以「羅比媽」為筆名走跳江湖。
不只打通任督二脈,從一個「遠庖廚的君子」變成「洗手作羹湯的娘子」,同時現為「嬰兒與母親」、「親子就醬玩」、「媽咪拜」、「媽咪愛」等親子網站的專職駐站作家,數百篇副食品教戰守則於網路瘋狂轉載,提倡真正純淨、無毒、有機的生活哲學。
2017年,驚覺人生的遺憾是沒讀過醫學院、沒當過醫生,於是潛心修行,拜全球過敏兒權威──黃文昇自然醫學醫師為大師兄,學習寶寶如何從小吃出不易生病感冒、不易過敏、少吃藥的健康體質,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積極效果。
羅比媽的育兒與實驗廚房,歡迎一起來練功
粉絲團:www.facebook.com/robbiemama
部落格:charlene-tu.blogspot.com
審定者簡介
黃文昇 醫師
自然醫學權威
畢業於Bastyr University。取得醫師執照並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地區執業至今。
以各種過敏、癌症、B型肝炎、環境醫學等臨床照護為主要研究領域。時常參與美國各科醫學會議、與臺灣許多醫學會研究交流,並提供醫學生臨床實習之指導。
推薦序
作者序
PART1 │準備副食品前,爸媽一定要知道的觀念!
副食品的目的是「接軌正餐」
「Never Too Late」,重點是寶寶的身心準備好了沒?
食材添加循序漸進,降低過敏風險
巧用食材氣味,養出不挑食的寶寶
寶寶第一口副食品,從米湯開始
打好健康基底,營養均衡是關鍵
PART2 │食材這樣挑洗、工具這樣用,寶寶每口都安心健康!
食材挑選、處理及保存建議
﹝五穀雜糧/蔬菜水果類/肉類與雞蛋/海鮮﹞
超實用的副食品工具
﹝料理類/餵食類/保存類﹞
Column 如果買不到有機食品,哪些食物寧可不買?
PART3 │副食品輕鬆做!寶寶分齡飲食指南
掌握副食品的餵養時間與份量
爸媽學起來!寶寶第一口副食品「10 倍粥」
各階段月齡的食物添加法則
不再手忙腳亂! 3 步驟製作冰磚
安心吃不過敏!寶寶飲食四大禁忌
過敏真難受!緩解幼兒食物過敏的對策
Column 讓孩子好好吃飯的小撇步
PART4 │寶寶飲食常見問題Q&A
Q1. 幼兒可以吃中藥進補嗎?藥膳料理有什麼注意事項?
Q2. 幼兒飲食可以調味嗎?對腎臟有沒有負擔?
Q3. 幼兒飲食一定要少鹽少油嗎?
Q4. 寶寶何時才能吃海鮮、花生?
Q5. 幾歲開始才能吃蜂蜜?
Q6. 新聞指出大骨湯含重金屬,常喝會造成鉛中毒,該不該給孩子喝呢?
Q7. 寶寶不喜歡喝牛奶,什麼樣的乳製品最適合補充鈣?
Q8. 需不需要給孩子額外的營養補充品?例如鈣片、魚油、維他命。
Q9. 微波爐加熱,不好嗎?
Q10. 寶寶吃什麼才能提升免疫力?
70 Q11. 哪時開始給孩子喝白開水?
PART5│第一階段(4 ~ 6個月) 組合玩味食物泥
4~ 6個月的寶寶可以吃食物泥
蛋黃玉米糊/馬鈴薯花椰菜泥
菠菜洋蔥蘋果米糊
水梨蔓越梅果泥
蘋果香蕉燕麥泥/酪梨藍莓芒果泥/蜜桃酪梨米糊
南瓜蘿蔔香蕉泥梨米糊
栗子南瓜泥/地瓜小米糊
PART6│第二、三階段(7 ~ 9個月) 咀嚼試探粥與糊
7~9個月的寶寶可以試試帶顆粒的糊與粥
酪梨馬鈴薯雞肉泥
蛋黃雞肝泥
香蒜豬肉白花椰藜麥泥
咖哩蘋果雞肉菠菜糙米糊
義式番茄牛肉南瓜泥
山藥香菇豬肉粥
紫薯玉米雞肉燕麥粥
菠菜豬肝粥
枸杞木瓜粥
洋蔥滑蛋牛肉粥
番茄高麗菜豆腐粥
香菇芋頭豬肉粥
南瓜木耳雞蓉粥
海帶蘿蔔排骨粥
綜合莓果豆漿麥片
蕎麥紅豆薏仁糊
桂圓紅棗黑米粥
小松菜地瓜麵線
紫蘇竹筍瘦肉粥
PART7│第四階段(10 ~ 12個月) 躍上餐桌吃軟飯、軟麵
10~12個月的寶寶吃「軟飯」、「軟麵」
瓠瓜吻仔魚麵線
和風南瓜豬肉炊飯
青醬海鮮黑米燉飯
時蔬鮮魚炊飯
奶香南瓜鮭魚燉飯
絲瓜蛤蜊炊飯
什錦菇菇麵疙瘩
一口鮮蝦小餛飩
番茄鮮魚玉米炊飯
和風鮭魚拌飯
蘋果肉桂燕麥粥
法式雞蛋牛奶土司
牛肉番茄蔬菜燉飯
鱸魚菠菜豆腐粥
雞肉四季豆炊飯
鮮魚芹菜口袋煎餅
烤香蕉麵包布丁
PART8│第五階段(1 歲以上) 小小美食家
1 歲以上接軌成人食物
麻油雞炊飯
海苔豆鬆小飯糰
牛蒡蓮藕雜炊飯
雞肉蘋果咖哩飯
高麗菜飯
鳳梨鮮蝦肉鬆炒飯
四神炊飯
白米珍珠丸子
日式茶碗蒸
蔬菜馬鈴薯烘蛋餅
蝦仁蔬菜麵線煎
番茄雞肉蛋包飯
義式番茄肉醬麵
親子丼
古早味軟Q 蛋餅
吐司披薩
墨西哥酪梨雞肉起司煎餅
PART9 │喝出最佳營養湯品&飲品
雞蓉玉米羹
蛤蜊巧達湯
雞肝蘑菇濃湯
鮭魚豆腐味噌湯
清燉牛肉蘿蔔湯
紅棗竹筍香菇雞
枸杞蓮藕茶
蘆筍汁
水梨甘草蓮藕汁
紅棗桂圓黑木耳露
黃耆枸杞紅棗養氣茶
花生芝麻十穀糙米漿
香蕉薏仁黑豆漿/酪梨奇亞籽香蕉牛奶
百合銀耳蓮子桂圓湯
PART10│涮嘴停不了!美味巧點心
奇亞籽麻糬牛奶甜甜圈
高纖地瓜QQ 球
高纖營養穀物條
芋泥牛奶西米露布丁
簡易豆漿速成豆花
蜂蜜牛奶小發糕
酪梨香蕉冰淇淋
家常雞蛋布丁
原味鮮奶酪
豆乳麻糬甜甜圈
烤花椰菜爆米花
紫薯胚芽米薯條
偽海苔—烤羽衣甘藍
薯片/香芋脆片
酥烤四季豆
綜合蔬菜煎餅
高鈣芝麻脆煎餅
茶葉蛋
烤箱炸雞塊
法式鮭魚慕斯
一口蛋黃小饅頭
全麥海苔燕麥脆餅
綠豆沙冰棒
芋圓/地瓜圓
黑糖蓮藕涼粿
蒸香蕉杯子蛋糕
紫薯麻糬Q 餅
銅鑼燒
葡萄軟糖
無糖優格
天然香草精
鬆餅粉
多C綜合莓果果醬
PART11│萬用高湯醬料
[ 高湯]
綜合蔬菜高湯
牛骨番茄高湯
豬骨昆布高湯
魚骨香菜高湯
雞骨洋蔥高湯
[ 醬料]
美乃滋沙拉醬
萬用羅勒青醬
萬用番茄紅醬
萬用奶油白醬
海苔醬
[ 調味品]
鮭魚鬆
柴魚調味粉
海苔素香鬆
序言
一起用自然醫學和中醫理念,養出頭好壯壯的寶貝!
我是位住在美國的臺灣媽媽。
由我來介紹博大精深的中醫與自然醫學,聽起來充滿衝突與趣味!
我是位從小有著根深蒂固「生病就要看醫生」觀念的母親。
來到美國後,受到的第一個衝擊是「醫藥費太昂貴了!」所以當孩子不論是發燒、感冒、諾羅病毒還是玫瑰疹,標準動作並不是直接把孩子帶去醫院,而是先觀察孩子的症狀,再致電醫院的「護士熱線服務」,回報我們所記錄的症狀,由護士判斷「需不需要送醫」。而當一踏進醫院的那刻起便開始「跳錶計費」,隨即帳單就來報到了。
臺灣的親朋好友們享受著幸福便利的全民健保,大病小痛隨時都能就醫求診。反觀在美國的我們,必須自立自強與處變不驚,大部分不需要送醫的症狀,除了靠自己恢復健康外,就是到藥房購買「成藥」。
生病能夠立刻接受醫生診治,是幸福的!但從因果關係來看,當母親的我更積極希望「盡量不要生病」,所以「不用看醫生」。
很幸運的是,我的孩子沒有過敏體質,但看著身邊朋友的孩子從小就在異位性皮膚炎、各種食物過敏中辛苦奮戰,同樣身為母親的我一樣心生不捨。也因為一路陪著朋友做功課,讓我得以在西醫之外認識另一種醫學領域,並且結識黃文昇這位良醫,黃醫師帶領我進入自然醫學的養生領域,傳授如何讓寶寶從小吃出健康體質,進而達到預防疾病的積極效果。
雖然這是一本寶寶副食品的食譜書,但卻沒有名貴、繁複、稀有的中藥材入菜,由專業自然醫師指導,搭配節氣、發揮食物自然療效,專為寶寶設計的頭好壯壯、不易生病感冒、不易過敏的健康食譜書!
Robbie mama
涂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