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味 | 如何好吃又健康 - 2024年5月

聞香識味

作者:李夏
出版社:木果文創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6日
ISBN:978986995760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42元

細碎生活、洪流大千,看他如何小河倒映
潺潺世象,總想要說出個一二
聞香而去,有滋有味的食物讓人流連
世態風土與人文掌故也隨之蜿蜒心眼底
一篇篇,都是一個「讀書人」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

  聞香,下馬!在雲南
  這裡的腸旺麵加了綠豆芽,柔和的麵條便有了青脆,口感很好;光吃那豌豆粉就可細細品豆香,油炸還可以下酒;新鮮蠶豆連皮煮過,四月間用香椿來炒,味道很妙。昆明後花園的「羊肉湯鍋」,羊肉先煮好撈起切碎,撒上些蔥花、芫荽,最後澆上熱油熗之,確是一道招待客人的好料理……

  識味,不應只在舌尖
  街坊巷弄的四季美味,雜匯四方,有如春天一般的生氣,挑勾作者駐足「識味」,忍俊不住便留香氣於筆下,想讓人口齒生津;有時也難免筆鋒走偏,〈「將軍樓」與「泰緬專作」〉、〈豬頭豬耳朵〉喚起了人們的記憶;〈炒鹽豆〉干係疫情,〈黃燜雞〉、〈狗機槍〉可小小幽它一默。

  細想這些「味道」,何止一個「嚐」字了得?〈聖陽酒〉、〈正義的耳光〉、〈緊急事件〉針砭社情;〈帝王之聲〉、〈童工〉、〈小偷救人〉窺視我們的內心;〈熱水豆花〉道出書法作品不被認識的囧象;遊記〈撫仙湖遇險記〉、〈美麗的彝族〉等等,都可見其弦外之音,讀者莞爾或哈哈之餘,或許心生會意。盼這散雜而統的四十三篇文章,仍舊能夠「串起生活中不遠的過去,觸及了外也直視了內」,一如以往。

  只因為是「讀書人」
  作者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做過農民、工人,當過公務員、律師。曾經歷驕陽直射、風吹雨淋。翹首回往,混沌歲月,難解情緣。風花世情已流轉成筆下故事,已經出版的散文集《我夢中的小河》,現在又集得的文章四十逾篇,都是一個「讀書人」的率性作為。

  伏爾泰有言:「人體驗自己的歷史境遇,因為人是自己的歷史;人表現自己的情感,因為人就是情感體驗本身。」答案似在作者筆下,也在讀者心底。

作者簡介

李夏

  當過農民、工人,做過公務員、律師。經歷混沌歲月,感受冷暖時光,悠悠數十載,幾經身分變化;面對傳統文化、「主流文化」,依然翹首,向望真理。

  作品簡介
  這是曾歷驕陽直射、風吹雨淋的作者,因痴情難棄,得讀者鼓勵,自出版了散文集《我夢中的小河》之後,又集得的四十三篇文字。內容仍舊是十分散雜,且涉及「吃」的頗多;究其原因,由於長在困難年代,這一代人對於「吃」,一直無限嚮往。現在由於血糖高的原因,吃東西已經受到種種限制,但越是不能就越想。所幸味和覺記憶尚好,可少吃細品,慢慢回味其中。何況有人戲稱,中國文化就是「吃」文化,故而此書名《聞香識味》,也並不覺得害羞。

01. 黃燜雞
02.「將軍樓」與「泰緬專作」
03. 帝王之聲
04. 腸旺麵
05.「麥子黃,釣魚忙」
06.  口罩
07. 俄羅斯小豬蹄
08. 「熱水豆花」
09. 小偷救人
10. 小草蜂
11. 豬頭豬耳朵
12. 聖陽酒
13. 異國見聞
14. 棠梨(兒)花
15. 美麗的彝族
16.「室內吸煙」
17. 野生薺菜
18. 社區裡的枇杷
19. 正義的耳光
20. 炒鹽豆
21. 撫仙湖遇險記
22. 「一女二嫁」
23. 芹菜
24. 秋悅
25. 緊急事件
26. 茄汁小丸子
27. 詐騙保險
28. 徒步金沙江
29. 豌豆粉
30. 關檢合併
31. 「二皮臉」
32. 保費疑案
33. 酸菜紅豆飯
34. 我的班主任
35. 「家養野生」
36. 狗機槍
37. 昆明後花園
38. 檔案丟失
39. 喝多啦
40. 童工
41. 鎖莓
42. 酸枝案
43. 箱子和血壓
 

自序

  李夏,中國雲南昆明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文革」中長大,少年所受教育屬不堪。其間隨母親「下放」農村,初識民間疾苦。中學畢業被送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國家恢復高考後考入技工學校,在工廠當電工;後考起公務員,其間又考入大學法律系。目前從事法律業務。

  翹首回望,個人生活境遇,身分及思想的變化,皆因改革開放。繼續改革開放,確是我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而能夠正視直言卻是基本的社會氛圍。無奈國人即便心知肚明,也不敢說,「憑直覺,敢於憑自己良心說話」竟成奢望。長期的「統一思想」,人們自然早沒了思想。

  不吐不快。曾經的散文集《我夢中的小河》,現在這本《聞香識味》,因為是說「夢」,是講「吃」,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01. 黃燜雞 雲南各地會做黃燜雞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招數。 首先食材要好,斤把的土雞(一公斤左右);公雞要沒開叫的,母雞最好是「筍母雞」(準備下頭窩蛋的小母雞)。這個時候的雞,雞肉緊實細膩,味道香甜。老的太柴,小的則味道酸,都不好。 原先昆明到版納,要經過墨江境內的通關。這有幾組很大的坡,統稱為「通關坡」。高速公路開通之前,來往的車輛這坡非爬不可。特別貨車、國產車,把所有的力氣都用上,各式各樣的怪聲音都弄了出來,這坡還是難得爬上去。 人們疲憊不堪,只有那句傳話:「到通關吃黃燜雞」,才能提振大夥的精神,所有的疲憊可煙消雲散。 通關坡涉及的那幾座大山,屬於哀牢山的一部分。山裡生物多樣性,草木蟲蠅很多。居住這裡的哈尼人,習慣把他們的土雞在大山裡野放。哈尼土雞,保留有很多原雞的成分。雞個頭不大,腦袋特小,雞毛濃密,嘴和爪子非常鋒利。這雞的肉和骨頭都是黑的,雲南人稱之為「烏骨雞」。晚上這雞就飛到樹上休息,第二天要宰的雞,頭天晚必須設法逮住,先關起來。這雞就是山珍。 通關的店家就用這種哈尼土雞來做黃燜雞。擱乾辣椒、花椒、蔥薑蒜等佐料,先把雞塊炒香,再放上本地黑糊糊神祕的醬,蓋上鍋蓋燜四十來分鐘,「通關黃燜雞」即可出鍋。 有一次我帶了兩位朋友到通關。到的時候有點晚,店家已經關門,我還是敲開了門,並要了兩隻雞。兩朋友不約而同地問我:「我們就三個人,兩隻吃得完嗎?」他倆都是第一次到通關。 終於,店小二端上來那兩隻燜好的雞,還有一大碗公綠綠的蘸水苦菜。吃到最後,碗裡就只剩一塊「梳梳」(雞翅膀),倆人竟還同時舉筷去拈。「你來」、「你來」。 筷子停在空中,大家相視而大笑。 大理「三月街」,有人手拎活雞在排隊,只因為前面有人掛了「永平黃燜雞」的招牌,大夥竟排隊等著店家現做。由於新修的高速公路不經永平,許多人不再專門去永平吃黃燜雞,但在其他地方,只要豎起「永平黃燜雞」的招牌,一樣有人排隊。可見永平黃燜雞影響之大。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