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地方新節慶 | 如何好吃又健康 - 2024年5月

台灣的地方新節慶

作者:陳柏州,簡如邠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3月08日
ISBN:978986763029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0元

  《台灣的地方新節慶》介紹台灣北、中、南、東和離島約35個新興節慶,例如北部的鹽寮國際沙雕節、石門國際風箏節、鶯歌陶瓷藝術季、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新埔柿餅節等,中部的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苗栗桐花祭、三義木雕節、媽祖文化節等,南部的鹿耳門文化祭、府城七夕成年禮、麻豆文旦節、東港黑鮪魚觀光季等,東部的宜蘭國際童玩節、宜蘭綠色博覽會、三星蔥蒜節、南島文化節等,離島則有澎湖風帆海鱺節。本書完整記述了各地方新節慶的背景、活動內容及特色。其中興起的背景多元,包括為促銷地方產業、為發展觀光和社區營造或從傳統走向創新的改變等。「總論」則概要說明台灣的地方新節慶興起的由來及整體現況等。  許多精采豐富的近期活動照片,呼應了地方「新」節慶。

跟著新節慶,玩出城市的美妙    盧美杏(中國時報家庭版主編)  回憶這東西很奇妙,總是要跟隨著某種東西,類似像味道、人潮、聲音等。台灣土地豐富的風土民情,便混雜這種種元素與人的回憶緊緊相扣,譜成最盪氣迴腸的台灣回味組曲。  遊玩要有方法,否則曲譜不成,還徒然身心俱疲。譬如不在柿餅節到新埔,除非有在地熟門熟路人的帶領,否則滿街販售的冷凍柿餅搞不好要討你罵,可若選對了季節,驚見新鮮紅支支的柿子不打緊,山路轉彎處各個柿餅工件室才教你眼界大開,大呼值得;再說苗栗桐花祭,本來不過任意開在山中的五月雪,卻在「桐花祭」這樣的巧妙包裝下,成了苗栗山區最美麗的風景。  所以,把握台灣的地方新節慶,才能玩出城市的美妙。  這本「台灣的地方新節慶」正有此意。作者陳柏州收集台灣各地的地方節慶,讓讀者能跟著地方新節慶全台玩透透,從東北角的帆船季玩到南台灣的墾丁風鈴季,從後山的宜蘭綠色博覽會玩到離島的澎湖風帆海鱺節,就這樣,了解新節慶的來龍去脈,深入地方特色,感受地方推銷觀光的熱情。  地方新節慶的美妙在哪裡?就好像吃蔬果講究當季、魚材新鮮要跟隨潮汐,老的地方節慶多是向神明祈福納吉求平安如媽祖文化節、燒王船、中元祭等,與廟會祭典活動有關;但新興地方節慶在政府與當地人士的巧思下,重新將地方文化產業與在地農物產相結合,於是利用地形產生的如沙雕節、帆船季、風箏節等;利用農作物產的如蓮花節、膨風節、柿餅節等;利用當地手工藝如三雕節、陶瓷季、石雕節等,琳瑯滿目的地方節慶,見證台灣活跳跳的生命力;不過,也因為五花八門,教人目眩神迷,建議還是跟著本書整理出的節慶時間地點,以及北、中、南、東、離島等分章的節奏,為自己規劃完整的認識台灣地方節慶之旅。  我認識作者陳柏州,是在中國時報寶島版擔任編輯時,先識其文,感受他文字裡所流露的、對土地的熱愛與疼惜;再見其人,陳柏州長得高大黝黑,十足像個在台灣土地踏查的台灣孩子,十多年來,他轉換過不少工作,但都不脫離最愛的採訪寫作,他寫「台灣的地方新節慶」更見其要把「台灣好好」全都一次說個夠的用心。如果你對台灣的認識僅止於九份與鹿港,那麼,「台灣的地方新節慶」會讓你重新發現台灣。  愛看電視日本節目的人會發現,日本人疼愛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作物已經到痴狂的地步:米要吃越光米;黑豬肉非鹿兒島不可;吃河豚得到下關去;連蔥薑蒜都各有名地名物,有人批評他們對吃食精明過了頭,不過他們把地方產物視為寶貝的作法令人印象深刻。細看台灣地方節慶,似乎也隱隱有那麼一點味道,拿土地來作文章,作物當然最具賣相,只希望這些節慶不是曇花一現,在地人賣力演出,所有旅人歡喜參與,就算「一時的離別,用不著悲傷」,因為「葡萄成熟時,我一定回來」。  就因為有知音如你如我等愛湊熱鬧者流,所以,繞著台灣玩地方節慶,把千百年的台灣生活精華,在節慶裡看個夠,旅人又多了一項主題式玩法。  看著陳柏州寫的「台灣的地方新節慶」,我一邊細數自己曾走過的基隆中元祭、台北燈會、年貨大街、竹塹玻璃節、新埔柿餅節、台東南島文化節……,一邊想著,生長在寶島台灣的我們,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地方節慶,何其有幸!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