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酒精濃度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威士忌

多數的威士忌在裝瓶販售時的酒精濃度大約在40%,40%的酒精濃度也是某些國家對於威士忌的法定下限。

威士忌的酒精濃度也可以高過40%,有些以木桶濃度出來、未稀釋直接裝瓶裝 ...威士忌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威士忌威士忌(英語:Whiskey(愛爾蘭式和/或美式英語)和/或Whisky(英式英語))是一種以發酵穀物製成的蒸餾酒精飲料。

不同種類的穀物能夠製成不同種類的威士忌,像是:大麥、黑麥、小麥、玉米。

威士忌通常於木桶中陳放,這些木桶的材質大多為北美白橡。

威士忌是在世界各地皆受到嚴謹規範的烈酒,並有著不同的等級和種類,但皆有著穀物發酵、蒸餾、以及於木桶中陳釀等典型的統一特徵。

[1]目次1定義2詞語來源2.1名稱和拼法3歷史4製造生產4.1蒸餾4.2陳年4.3包裝4.4出口5種類列表5.1美國6著名品牌7相關連結8參考文獻9外部連結定義[編輯]廣義解釋,「威士忌」是所有以穀物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之通稱。

雖然在傳統觀念上,許多人都認為威士忌是以大麥為原料製造,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這樣的情況有點類似白蘭地,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只有以葡萄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才叫白蘭地,但事實上,白蘭地這名詞泛指所有以水果為原料所製造出來的蒸餾酒。

威士忌這名詞本身的定義並不是非常嚴謹,除了只能使用穀物(Cereals/Grains)作為原料這個較為明確的規則外,有時剛蒸餾完畢還處於新酒狀態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其實與其他的中性烈酒(NeutralSpirits,如伏特加、白色蘭姆酒)差異並不大。

除了美國的摩閃威士忌(Moonshinewhiskey)外,幾乎所有種類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一定時間之後才能裝瓶出售,因此可以把陳年這道手續列為製造威士忌酒的必要過程。

除此之外,要能在蒸餾的過程之中保留下穀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純穀物製造且經過過濾處理的伏特加或西洋穀物酒(例如Everclear)區別,是威士忌另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性要求。

除了上面兩個重點以外,威士忌這個酒種並沒有很明確的分類邊界可以明確定義。

相比之下,一些比較細目的威士忌分類反而擁有非常嚴謹的定義甚至分類法規。

這樣的定義特性類似於中國對白酒的定義方式,同樣都是同屬一類但主要成份可能差異很大的酒類。

詞語來源[編輯]在中文,威士忌是由英語單詞「Whisky/Whiskey」音譯而來。

而Whisky一詞則是由古典蓋爾語單詞「uisce/uisge」英語化而來,原意為「水」。

蒸餾酒在拉丁文中叫做「aquavitae」(生命之水),翻譯成愛爾蘭語便成為「uiscebeatha」,以及蓋爾語「uisgebeatha」(拼音:[ˈɯʃkʲəˈbɛhə])。

早期威士忌的英語單詞有:uskebeaghe(1581)、usquebaugh(1610)、usquebath(1621)、usquebae(1715)。

名稱和拼法[編輯]威士忌常見的英文名大多為「Whisky」及「Whiskey」。

至於為什麼有不同的拼法有兩種主張:一是主張這樣的拼字不同單純只是地區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顯示了拼法的不同是為了不同的目標群眾又或是個人的拼字喜好所致。

二則主張不同的拼法須配合不同威士忌的種類、風格、或產地。

但一致的認知是,當在撰文時需拼寫其酒標上的正確名稱時,不應更改酒標上原有的拼法。

「Whiskey」這個拼法在美國及愛爾蘭非常普遍,而「Whisky」則用於其他所有產威士忌的國家。

不過在美國並沒有使用特定拼法,在18世紀晚期至19世紀中期,美國作家在撰文上皆有使用這兩種拼法,直至《報紙風格指南》問世。

自1960年代,美國作家開始使用Whiskey作為在美國生產之陳年穀物烈酒的拼法,而Whisky則用在美國以外生產的陳年穀物烈酒。

不過有些美國的著名品牌像是GeorgeDickel、Maker'sMark、OldForester依然在他們的酒標上使用Whisky;美國的烈酒法規「蒸餾酒定義標準」也使用Whisky的拼法。

於蘇格蘭生產的威士忌在中文裡即稱「蘇格蘭威士忌」,在英語系國家則稱之為「Scotchwhisky」,或簡稱「Scotch」(特別是北美)。

歷史[編輯]蒸餾的技巧可能來自公元前兩世紀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人,當時他們蒸餾香水及香精,不過對於考古證據的詮釋依然存有不確定性及討論空間



2. 越「啃」越好飲?拆解威士忌酒精濃度!

我們平常在市面上買到的威士忌,酒精含量大多介乎於40%到46%之間,除此之外,不少品牌也會推出一些以更高濃度裝瓶作招徠的特別款式,可是這個舉動, ...LifestyleLifestyle越「啃」越好飲?拆解威士忌酒精濃度!7Apr2017-byTonyLeung日本旅行買威士忌?原來關西買酒有意想不到的驚喜!7Apr2017-byIrisChow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預測!花落誰家7Apr2017-by日生殺死啤酒肚5大最有效方法7Apr2017-byStephanieLiTheEnvoy非一般的復活節餐7Apr2017-byStephanieLi如詩如畫的情色攝影大師DubnitskiyDavid7Apr2017-byParkChanTokyoLima日系秘魯菜Brunch6Apr2017-byStephanieLi越「啃」越好飲?拆解威士忌酒精濃度!越「啃」越好飲?拆解威士忌酒精濃度!Lifestyle7Apr2017byTonyLeung我們平常在市面上買到的威士忌,酒精含量大多介乎於40%到46%之間,除此之外,不少品牌也會推出一些以更高濃度裝瓶作招徠的特別款式,可是這個舉動,卻令部分一知半解的飲家,誤以為只有越高的度數,才能夠表現出酒廠的真正實力。

這次就帶大家一起看看,由剛蒸餾完成直到被我們喝掉為止,酒精濃度經歷了何種變化。

NewMake是甚麼?威士忌之所以被稱為「生命之水」,傳聞是古人相信烈酒提煉出植物當中的靈魂,這說法是真是假當然難以考證,但蒸餾的過程,確實是把原來只有8%左右的發酵液Wash,轉化為約70%多點的新酒NewMake(因未經陳年,故不能稱作威士忌;實際濃度會因蒸餾次數及其他細節而異,而部分國家的法例也會對蒸餾出的酒精有限制)。

入桶前的準備剛蒸餾完的新酒不單是純喝時會把人辣得舌頭也麻掉,甚至因為太烈的關係,對木材也存在不少的侵蝕性,所以在裝進木桶以前,大部分酒廠都會先為它們加水、略為稀釋至63.5%左右,才真正開始漫長的陳年,慢慢為它添上更迷人的色澤、香氣和味道。

天使的分享看似密封的木桶事實上也不是把威士忌和外間完全隔絕,透過木材中微細的氣孔以及木條之間的縫隙,它也能呼吸到附近的空氣,而每年會有約2%的存酒會在這過程當中蒸發掉,業界把這戲稱為天使的分享angel’sshare。

除了容量會減少,酒精濃度也會因氣候而改變,像蘇格蘭的潮濕天氣會使水分蒸發較酒精慢,因此愈高年份的作品酒精度亦會隨之遞減,在乾燥一點的地方這個過程可能較慢,而在一些氣侯更極端的新國家、甚至有愈陳愈高的現象。

調酒師的秘密配方陳年期間酒液和木桶的互動固然是威士忌蛻變的關鍵,但在裝瓶以前,最後一個步驟卻是由MasterBlender經手,根據酒廠想要帶給消費者的印象以及每桶酒的熟成狀況去決定它們的去向,例如是繼續留在倉庫熟成、放進常規作品是作為特別版推出等等。

要知道除非是較罕見的單桶,即是被叫作singlemalt,也會混合了同廠內很多不同的木桶,才能做到每次大批量的推出,而在這過程中,酒精濃度自然也會改變。

至於各佔多少?當然是商業機密,怎可以告訴你!SPECIALPRIVILEGE高酒度就等於好?從科學的角度上,酒精比水份的確能夠攜帶更多樣的香氣味道,然而並非每個人都習慣喝得那麼烈,試想想聞起來覺得只有刺鼻、喝下去也是辣得太誇張的話,又如何去欣賞這杯酒呢……因此,為了迎合大眾口味,高烈度的酒相對上在市面不太常見。

這些有著約40%至46%濃度的作品在調配完成後,也是曾經加水(酒廠的水源或是蒸餾水)去稀釋,加上調酒師的精心調配,才能在複雜之餘仍然保留細膩迷人的特色。

原酒的魅力而另一類就是標示了NaturalCaskStrength的作品,它們調配完成後不加修飾、原汁原味直接裝瓶。

打個比方,桶內的酒原來有著一百份的味道,你加水下去沖淡它,豐富程度當然打就了個折扣……所以向來受到不少資深飲家追捧。

當然原酒也不一定是酒精濃度高,雖然十年的原酒可能會是接近六十度,但在剛剛所提到天使的分享之後,陳年至三十年的作品跌至約四十度左右也並不出奇。

再添幾滴水,個人化微調                           其實不少專家也認為,加水可以讓威士忌顯現出更豐富的香氣與口感,例如被酒精刺鼻感覺壓制住的氣味能夠重新展現,而減少了對口腔的刺激、也幫助舌頭更容易辨認出真實的口感,因此會建議我們在品酒時可以試試慢慢加水去調整酒的濃度。

這個步驟其一是「慢」,要是一下子加了一倍的水進去,卻是適得其反……要穩定些許的話,也可以找個滴管輔助



3. 【給威士忌新手的話】 在你學習喝威士忌前,要有的心態!

我想,最能惹惱威士忌酒商的一句話:「威士忌不要有酒味!」聽起來很可笑,不過,這卻是許多威士忌新手的共同心聲。

一般人從低酒精濃度邁向烈酒品飲 ...非關對錯跳到主文烏雲萬里滿風輕,獨上小樓待雨晴。

但願江郎才莫盡,渾渾黑夜轉天明。

連絡信箱:[email protected]部落格全站分類:收藏嗜好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Sep22Tue201521:57【給威士忌新手的話】在你學習喝威士忌前,要有的心態!        我想,最能惹惱威士忌酒商的一句話:「威士忌不要有酒味!」聽起來很可笑,不過,這卻是許多威士忌新手的共同心聲。

一般人從低酒精濃度邁向烈酒品飲的過程,最無法習慣的就是濃重的辛辣感帶來的強烈刺激,但是,高酒精濃度本來就是烈酒類不可避免的天生要件,威士忌的濃度幾乎都在40%以上,要是你不能接受威士忌帶來的辛辣感,那根本不要說要加入威士忌的品飲俱樂部了。

對於新手,吾人實在抱予無限的同情與同理心來看待,因為我也是從新手過來的,只不過比新新手多了那麼一點點的小小心得而已。

誰沒有菜過?菜不是該死(是罪該萬死),而是還不能領略威士忌所給的美好境況罷了,所以,吾人提供一點點過來人的經驗,給一些想要進入威士忌世界的大門,卻又在門口徘迴躊躇的人參考。

 首先,你得認知到,威士忌是逃不了「有刺激酒味」的這件事,這是無法避免的宿命。

就跟你去便當店點排骨飯不要排骨,點咖啡不要咖啡因一樣,你要喝烈酒,就一定會有濃重的酒精味,可是大部分的新手,都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想要有烈酒的香,又不要有烈酒的辣(台語),我勸你回去喝啤酒,或是可樂,人生會好過一點。

這樣說好像會嚇退一堆新手。

什麼!這都是幻覺嚇不倒你的,那我很欽佩你有這樣堅強的求醉意志,為了求得一醉不畏險阻,那你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你回想當初,為什麼會從啤酒、紅酒或是水果酒進階到威士忌來?也許是那一份想要長大的想望,或許是一股不服輸的賭氣,更甚者,是一種輕酒精飲料已經無法滿足你微醺的心情,於是你毅然決然舉起腳,決定踏入威士忌的絕對領域。

吾人能夠說出千言萬語安慰你,但無法幫你克服嘴裡的刺激,你必須通過第一關的試煉,才能了解威士忌的神秘。

雖是這樣說,不過,過來人還是可以提供你一些秘訣,來度過一開始的艱辛,在之後的文章會提到,挑一支較順口的威士忌,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地度過前期的篳路藍縷。

當你習慣了酒精味在口中的刺激之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體會威士忌的香氣口感。

同樣是烈酒,你會選擇威士忌,而不是高粱、伏特加、白蘭地等其它烈酒,表示威士忌對你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吸引力,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味道的吸引。

你喜歡威士忌,有很大的部分就是喜歡它的麥香味,因此,你在喝的同時,就要認真體會那道麥香,帶給你的愉悅感受。

(好像某紅茶的廣告)每一次的試飲,每一次的感受,你就能得到每一次的收穫,先別管那天殺的什麼煙燻味、花果香的,你就把,你單純喜歡的那股麥香味,深深地植進記憶裡面。

等到你喝完的隔天,嘴裡還出現威士忌味道的幻覺,恭喜你,已經申請好俱樂部的會員了。

等你喝順了一款威士忌,你可以漸漸游刃有餘去品覺,這支威士忌除了麥味之外,還有什麼其它的味道。

含一小口威士忌在嘴裡,讓它在舌頭上下,口中前後游走,然後閉上眼睛,細細的想,它有什麼其它的味道,不用急,雖然威士忌是一種複雜又多層次的烈酒,但身為新手的你,只要猜出一樣就行(通常猜花果味都會中),你就該幫自己按一個讚,或是在心裡放個小煙火,慶祝你的威士忌人生又晉階了一步。

新手到此,我不能再叫你新手,請容許我尊稱你為「品酒師」,你可以繼續往下去深究,除了第一種明顯可辨的味道外,還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存在,之後,你也可以跟朋友或同好互相討論,你們認為的香氣味道相不相同。

進一步,你也能同時買兩三支不一樣味道的威士忌相比較(例如調和的、單一麥芽的、調和麥芽的),有時今天喝這支,改天喝那支,或是同時倒兩三支,分別體會兩者間的差別。

每一次的品味,細細的、慢慢的,像是漫遊在畫廊之間,觀賞每一幅藝術品的感官饗宴。

如此慢慢訓練,假以時日,相信你會對威士忌很有自信與心得,當你和朋友談起威士忌這回事,你可以很自豪地對他們說:「以後叫我的時候,請加『大師』兩個字」。

《延伸閱讀》【威士忌怎麼喝才不嗆辣?】新手看進來,讓你一開始喝就上手!【威士忌怎麼分類?】別再傻傻分不清楚!讓你瞬懂不再被笑外行!【威士忌要去哪裡買?】新手買酒上哪



4. 味道會比較好嗎?為什麼多數威士忌都是「酒精濃度40%」?

接著,擁有廣大蘇格蘭威士忌消費市場的歐洲,在成立歐盟(EU)之後,同樣也是規定蒸餾酒的酒精濃度必須達到40%以上才能標示為「威士忌」。

也就是說,40% ...NewsTVHOME食科學食追溯食追溯內文回列表味道會比較好嗎?為什麼多數威士忌都是「酒精濃度40%」?2020/05/120不愛145066400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多數人以為「酒精濃度40%」的威士忌最能讓味道和商品風格達到最佳狀態;然而,實際上這個數字只是當初威士忌生產國在相關法規中所訂的一項規定罷了。

撰文=和智英樹(品酒專家)、高橋矩彥(設計公司STUDIOTACCREATIVE創辦人)像我這樣喜歡喝便宜酒的人所買的酒款,不需要確認酒標也可知道酒精濃度通常一定是「40%」。

而且不只便宜酒是40%,這個數字甚至中、高級酒等威士忌中大概有8成都是如此。

可能會有很多飲者直覺以為:「這一定是因為40%左右的話,能讓酒的味道和商品的風格達到最佳均衡的狀態」,以為40%這個酒精濃度是「神的旨意」般的數字。

然而,實際上這個數字據說只是威士忌生產國在酒類相關法規中所訂的一項規定罷了。

早在19世紀,就從美國開始規範波本威士忌的酒精濃度例如美國的波本威士忌,1897年為了驅逐品質低劣的威士忌,因此制定了「BottleinBond」這個品質保證法案,規定裝瓶時酒精濃度一律都必須達到50%。

也就是說,在一個酒廠裡所製造出來的原酒,必須要在兼具保稅的熟成倉庫裡經過4年以上的熟成,接著還要讓酒精濃度保持在50%才能裝瓶。

如果符合這項法規,便可在酒瓶上貼上「BottleinBond」或是「Bonded」等有政府掛保證的標示。

然而,這項法規到了1989年就被徹底廢除掉了。

取而代之的新法在內容上改成:「酒精濃度40%以上,並經過2年以上的熟成」,條文變得相當溫和。

從此,酒精濃度維持在40%是庶民等級酒款的最底線,這樣的概念便深植在波本威士忌界裡,同時在飲者間流傳開來。

接著,擁有廣大蘇格蘭威士忌消費市場的歐洲,在成立歐盟(EU)之後,同樣也是規定蒸餾酒的酒精濃度必須達到40%以上才能標示為「威士忌」。

也就是說,40%這一個數字成為了是否能稱為威士忌的底線。

不過同時,當然也開啟了置於庶民酒款之上、專為適合上流階級喝的高級(雖然不是很想這樣稱呼)酒款的市場。

威士忌「40%原則」只是生產者的權衡考量另一方面,對威士忌生產者而言,由於這條法規所制定的(酒精)最低濃度在維持一定的味道品質與酒稅上也較容易取得平衡,考量這種等級的酒應該會賣得最好因而努力生產這些酒款,結果讓這類的酒充滿於全世界的酒架上。

此外,如果是同一品牌但是有多種不同酒精濃度的酒款,這時通常都會以熟成的年數來區隔酒的等級;然而,如果將熟成年數相同的酒款擺在一起比較看看的話,會發現酒精濃度越高的喝起來味道會更濃,感覺也似乎會更高級(?)。

同時,其等級的差異也會立即反應在價格上,因而讓我們這些醉漢只能默默地搖頭嘆息。

日本酒稅轉換讓進口威士忌價格下跌將目光移回到日本的威士忌現況——因為稅制改變,導致進口威士忌竟然賣的比原本的生產國還要便宜,這真是太值得慶祝了。

會這樣,是由於酒稅的分類在2006年做了變更,原本屬於「威士忌類」中的酒類被劃分到「蒸餾酒類」,因而形成了這種特殊現象。

接著,酒精濃度40%這個數字,在一些特定等級的酒款中則成為了「鐵板一塊」的固定數字。

目前這樣的狀態,不分東西方,普遍皆然。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內容來源=《世界威士忌嚴選150款:WORLDWHISKYIMPRESSION150》,三悅文化出版延伸閱讀▶稀有威士忌造假猖狂!科學家發明人造舌頭打擊假冒威士忌!▶有黑歷史的無色烈酒「琴酒」為何能翻轉雞尾酒市場、化身經典調酒「琴湯尼」?▶「混酒」容易醉?是真有其事還是其實是你喝太多?0不愛145066400活動期間:即日起食力學堂為什麼日本在2006年後,進口威士忌價格比原生產國還要便宜?新製酒技術誕生消費者習慣改變稅制改變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登入會員進行答題關於食力學堂readmore留言評論分類精選文章神級食物「可可」落地4大洲!非洲撐起巧克力甜蜜產業的原料供應鏈!可可樹原生長於美洲熱帶區域,最早在馬雅文化的歷史中便曾有種植可可的紀錄,現今全球76%的可可豆都產自於非洲,生產量前5名分別為:象牙海岸、迦納、厄瓜多、喀麥隆、奈及利亞。

6036600【食聞】掌握食品安全,有它最放



5. 微醺學/威士忌的酒精濃度之謎,四十度以下威士忌的微妙國際 ...

常見的蘇格蘭威士忌,在1988年規範的法案裡,明確表明酒精濃度不得低於40%才合法,而美國也在1989年由原有50%改為只要40%以上的親切範圍。

在台灣也承襲 ...VogueTaiwanChevronDownArabiaAustraliaBrasilBritainChinaCzechoslovakiaEspañaGermanyGreeceHongKongIndiaItaliaJapanKoreaMéxicoNederlandParisPolskaPortugalRussiaSingaporeTaiwanThailandTürkiyeUkraineUSMEMBERSHIPMenuFashionBeautyEntertainmentLifestyleLuxuryVideoVogue有意識VogueCloseMEMBERSHIPVOGUESHOPFashionBeautyEntertainmentLifestyleLuxuryVideoVogue有意識秀場圖輯runwayshow可能研究所美人會部落格風格達人評美時尚客活動快報FollowUsFacebookInstagramYoutubeShare©GettyImagesLifestyle微醺學/威士忌的酒精濃度之謎,四十度以下威士忌的微妙國際身份ByReneHung,SilviaSun2020年10月28日翻開威士忌酒瓶背標,標示的酒精濃度40%、43%、46%是常態,但在近期台灣市場出現了僅有37%酒精濃度的日本威士忌—千壽,令人忍不住困惑了起來。

FacebookLine威士忌的酒精濃度關係著蒸餾這件事。

《威士忌學》一書裡提到「蒸餾是利用熱能將蒸餾液轉變為氣態,經冷凝之後再由氣態回復到液態」,透過此步驟將發酵後原汁成為酒液,但此時的結果還不能稱為是威士忌,而是以“NewMake(新酒)“來表達這酒精濃度高達70%的液體。

接著,NewMake在兌水稀釋至約63.5%左右,才能放入木桶裡陳釀,經時間轉化後成為我們熟悉的威士忌。

PHOTOBYGETTYIMAGES©MikhailTikhonov威士忌最終的酒精濃度,除了一句酒廠為傳達出獨特風味所設定之外,其實與法規也大有關係。

常見的蘇格蘭威士忌,在1988年規範的法案裡,明確表明酒精濃度不得低於40%才合法,而美國也在1989年由原有50%改為只要40%以上的親切範圍。

在台灣也承襲以上區域法規,於菸酒管理法裡制定其酒精成分不低於百分之四十之蒸餾酒為威士忌。

那麼,近期現身台灣市場、酒精濃度37%的千壽威士忌還能稱為威士忌嗎?售價親民的千壽威士忌,尾韻甘甜芬芳,藉由輕盈易飲特色,試圖為日本年輕人遠離酒液的現象(若者の酒離れ)重新愛上威士忌的美好。

PHOTOBYRENE來自日本靜岡縣的千壽酒造,受到了三得利影響而開始製造威士忌。

釀酒師鈴木繁希進口了蘇格蘭原料搭配美國波本桶陳釀,並以當地天龍川等河域的天然井水勾兌,刻意將酒精濃度降至37%的千壽威士忌,為的是體現日本威士忌「水割り(兌水)」的輕盈喝法,即便純飲也能輕鬆入口,而想要呈現的焦糖、榛果等飽滿香氣自然也不打折扣。

但是在台灣法規上,千壽威士忌不能以威士忌進口,而是存在於其他蒸餾酒類別。

任職於酒商,為台灣單一麥芽品飲研究社前理事、東吳大學推廣部威士忌品飲課程的李宏仁說到,日本威士忌法規與國際其他國家較有差異,分有三種等級:酒精濃度43%以上為特級威士忌,40%~43%為一級,而37%~40%則為二級,因此千壽威士忌雖然在台灣法規不能稱為威士忌,但在日本無庸置疑的是威士忌無誤。

從製程、口感、風味而言,確實也是討人喜愛的日本威士忌。

來自日本廣島的戶河內威士忌無年份、8年或清酒桶,皆為酒精濃度40%的易飲風格。

此款帶有些許煙燻泥煤香氣,相較其他款更具個性。

圖片來源戶河內酒造官網繼續閱讀微醺學/金車噶瑪蘭、OMAR兩大品牌連奪國際大獎,台灣威士忌崛起的秘密ByReneHung,SilviaSun繼續閱讀微醺學/網美系調酒喝得是熱鬧,想深入體會威士忌的多種面向就從這三款經典調酒入門!ByReneHung,SilviaSun繼續閱讀微醺學/調酒常用技法「Infuse」是時間與溫度的藝術,在發散與融合的浸漬之間ByReneHung,SilviaSun微醺學威士忌WhiskyVogue推薦Lifestyle不只是品酒,更是品藝術!藏家必收威士忌、龍舌蘭、白蘭地等「2021烈酒酒款」新品推薦ByWendyChen2021年7月21日Entertainm



6. 威士忌三問:會否加水?要加幾多?哪個酒精度最能「發揮實力 ...

不過近年有科學研究指出,威士忌的芳香風味來源「愈創木酚」(Guaiacol)在酒精濃度為45度時,會存在於介乎酒體與空氣之間,換言之芳香最能被感受到。

愈創 ...GOURMET餐飲威士忌三問:會否加水?要加幾多?哪個酒精度最能「發揮實力」?/撰文何國龍/2021.03.22威士忌是一種非常複雜的酒類,所以引人入勝也值得花時間去研究。

更有趣的是,威士忌是很少會引起二元對立的爭論,因為品飲美酒是非常以個人出發的感受,陳年時間、木桶風格、釀造方法,甚至是對於一個味道的形容等等,都總是沒有一個絕對答案,威士忌迷習慣說的是「我喜歡這樣」而非「應該要這樣」。

接著,又有一個萬年迷思想跟大家重溫,就是喝威士忌會不會加水?在日本除了Highball,水割(Mizuwari)的飲法也十分流行(圖片來源:Unsplash@eggbank)討論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威士忌在入瓶之前加水,以及在品飲之時加水。

大家都知道稱之為「烈酒」一定要高於酒精度40度,但相信入門新手都會好奇,為何可以剛剛好在落在40度?蒸餾完的酒都會高於這個數字,蒸餾的次數愈多,雙蒸、三蒸提純的程度更高、酒精度亦愈高,然後打從接觸空氣的一刻,酒精度又會慢慢的蒸發了,所以在木桶中陳年時間愈長,酒精度又會降得愈低,不過靠這個方法要蒸發到剛好40度是難以操控的,所以唯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兌水。

為了不被冰塊融化後的水稀釋威士忌的風味,林林總總的冰石出現(圖片來源:Unsplash@disguise_truth)大多都烈酒都落在40度,因為不能再低了,而且這個做法可以最少的資源生產最多的酒,也不禁令人覺得這只是商業考慮的做法。

不過近年有科學研究指出,威士忌的芳香風味來源「愈創木酚」(Guaiacol)在酒精濃度為45度時,會存在於介乎酒體與空氣之間,換言之芳香最能被感受到。

愈創木酚大多來自於木桶,是在陳年時慢慢從木桶進入酒體之中,研究亦指出它在酒精濃度為27度時會散發到空氣之中,而高於59度時就在鎖在酒液之中。

原桶強度令人趨之若鶩,不少朋友覺得這才是原汁原味(圖片來源:Unsplash@bananablackcat)這個研究能夠解釋得到,為何蘇格蘭人傳統上會為威士忌加水,他們會覺得加多少隨自己喜歡,總之就是會加,那怕是加一滴,也能在水滴落在酒液的瞬間將愈創木酚——也就是芳香散發出來。

可是,在威士忌的世界又盛行「原桶強度」(CaskStrength)——沒有兌水的威士忌,有人會覺得這才是原汁原味。

的確,威士忌要陳年多少年才應該出桶入瓶,這完全是釀酒師的決定,落在這個酒精濃度出桶的CaskStrength威士忌,也許就是有功力的釀酒師所認為最適合的時刻。

但這樣豈不是反駁了加水可以讓威士忌進入最佳狀態一說?在品飲之前與入瓶之前加水都有不同的原因,品飲前加水可以更容易品嚐到威士忌的芳香,但在入瓶時卻是不必要的,反之,在酒瓶內的威士忌最重要的任務卻是保留實力,最好不要散失味道,開瓶之後再釋放自己也不遲。

苦精不苦 藥酒變成雞尾酒的魔法材料 春季限時雞尾酒哪裡嚐到?【威士忌消息】印度人開外掛喝威士忌世界第一 威迷必識三大品牌【威士忌消息】加拿大威士忌曾是美國人的救命草 著名酒廠有哪些【威士忌消息】最高價值私人收藏 天價麥卡倫在內拍出910萬美元【威士忌消息】蘇格蘭威士忌重創 日威邁向世界級釋出新定義酒威士忌Whisky/Whiskey展開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