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 | 痛經

經痛(Dysmenorrhea),又稱痛經或月經絞痛,是女性月經來潮期間出現的疼痛。

經痛通常在月經來的時候開始。

典型的症狀大約持續不到三天。

經痛通常出現在骨盆或下 ...經痛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經痛Dysmenorrhea同義詞痛經、月經絞痛症狀月經期的時候感到疼痛,可能伴隨腹瀉和噁心[1][2]常見始發於通常第一次出現在初潮出現後一年內[1]病程少於三天[1]肇因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症,但也可能無原因[3]診斷方法骨盆檢查、超聲波[1]相似疾病或共病異位妊娠、骨盆腔發炎、間質性膀胱炎、慢性骨盆痛(英語:chronicpelvicpain)[1]治療熱敷、藥物治療[3]藥物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布洛芬等)、賀爾蒙避孕法(英語:hormonalbirthcontrol)、含孕激素宮內節育器[1][3]預後常隨著年紀增加而減輕[2]盛行率育齡婦女約占20%~90%[1]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婦科學ICD-10N94.4、N94.6DiseasesDB10634MedlinePlus003150eMedicine253812PatientUK(英語:PatientUK)dysmenorrhoea經痛Dysmenorrhea[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經痛(Dysmenorrhea),又稱痛經或月經絞痛,是女性月經來潮期間出現的疼痛[1][2]。

經痛通常在月經來的時候開始[1]。

典型的症狀大約持續不到三天[1]。

經痛通常出現在骨盆或下腹部[1];其他的症狀可能包括背痛、腹瀉與噁心[1]。

年輕女性的經痛可能在沒有其他原發疾病的影響下發生[3]。

可是較年長的婦女若有經痛困擾,大多和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或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3]。

較常見於患有月經量過多(英語:Menorrhagia)(經血過多)、經期不規律、初經發生在十二歲前又或是體重過輕的婦女[1]。

性生活較活躍的女性建議接受骨盆腔檢查。

超音波掃描可幫助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4]。

在進行診斷時,應優先排除子宮外孕、骨盆腔發炎、間質性膀胱炎與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英語:Pelvicpain)等疾病的可能性[1]。

平常有運動習慣以及在很年輕就已生育的女性較少有經痛的困擾[1]。

使用加熱墊(熱敷)也是減緩經痛的方式之一[3]。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像是布洛芬、賀爾蒙避孕藥(英語:Hormonalcontraception))還有塗有孕激素的宮內節育器都可能幫助患者減輕疼痛[3][1]。

補充維他命B或鎂亦有幫助[2]。

對於瑜伽、針灸和按摩是否能夠抑制經痛的研究還不夠完整[1],但若確定曾患有可能造成經痛的宿疾,手術可能可以減輕經痛[2]。

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估計約有20-90%曾有經痛的經驗[1],它可說是最常見的月經失調疾病[2],大多開始在初經開始的一年內[1]。

若在沒有其他疾病的影響下,經期疼痛的情況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改善,也會在懷孕後趨緩[2]。

目錄1症狀2成因3機轉4診斷4.1進一步診斷5治療5.1原發性經痛5.2續發性經痛6治療6.1NSAID6.2賀爾蒙避孕藥或設備6.3其他6.4替代療法6.4.1醫學處置7流行病學8參考資料9參見10外部連結症狀[編輯]經痛的主要疼痛點集中在下腹或骨盆[1],次要的疼痛點為腹部的左側或右側。

經痛的疼痛感可能會擴散至大腿和下背。

[1]經痛常伴隨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頭痛、頭暈、定向力障礙(英語:disorientation)、對於聲音、光、氣味和碰觸敏感、昏厥和疲倦。

經痛及共伴症狀通常於排卵後就會立即出現,且可能持續到該次月經結束。

這是因為經痛與排卵引起的體內激素改變高度相關。

而由於避孕藥能抑制排卵,故有助預防經痛。

成因[編輯]經痛可以分成兩型,分別為原發性經痛及續發性經痛。

續發性經痛(Secondarydysmenorrhea)代表經痛的背後存有其他潛在的問題。

原發性經痛(primarydysmenorrhea)則是因為生理週期機制所產生的經痛。

「續發性經痛」最常見的病因是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大概佔了所有經痛的青少女的70%。

子宮


常見飲食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