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三七 | 三七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本草綱目》 ...三七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藥品百科>>中藥百科>>三七|中藥圖典三七SānQī別名田七、滇七、參三七、漢三七、山漆、金不換、血參、田三七、田漆、人蔘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參三七;田七;滇三七[盤龍七功效作用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腫痛。

英文名Sanchi始載於《本草綱目》毒性無毒歸經胃經、肝經藥性溫藥味甘、苦名稱:三七學名: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英)Sanchi拉丁異名:Panaxpseudo-ginsengvar.notoginseng(burkill)Hoo&Tseng,RadixNotoginseng別名:開化三七、人蔘三七、田七、金不換、盤龍七。

產地:雲南,廣西,貴州,四川等省,但以雲南文山州和廣西靖西縣、那坡縣所產的三七質量較好,為地道藥材。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

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

掌狀複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

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

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

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

種子1~3,扁球形。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入藥以身干,個大,體重,質堅,表皮光滑,斷麵灰綠色或灰黑色者為佳。

生於山坡叢林下。

現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

雲南三七採制:種後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採挖。

去鬚根,曝晒至半干,用於搓揉,再曝晒,重複數次,置麻袋中加蠟打光。

性狀:根圓錐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塊狀,長1.5~5cm,直徑1.2~2cm。

表面灰黃色或棕黑色,具蠟樣光澤,有不規則細紋及少數橫長皮孔;上部有數瘤狀隆起的支根斷痕,頂端殘留根莖基。

質堅實,擊碎後皮部與木部常分離;橫切麵灰白色或黃棕色,皮部有棕色小點(樹脂道),味苦、微甜。

化學成分:含皂甙,主要為人蔘皂甙Rb1、Rg1、Rg2和少量人蔘皂甙Ra、Rb2、Rb和Re。

此外,尚含黃酮甙、澱粉、蛋白質、油脂等。

性味:性溫,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用於各種內、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腫痛。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目錄1三七從藥用價值上分類2培育方法3種植栽培4顯微特徵5主要功效與醫學功能6歷代藥典對三七功效的記載7三七主要功效的藥理作用7.1(1)止血7.2(2)抗血栓7.3(3)促進造血7.4(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7.5(5)抗炎7.6(6)保肝7.7(7)抗腫瘤7.8(8)鎮痛8其他藥理作用9藥用與食用方法10三七粉鑒別及三七含量測定11三七種植過程和種植要求12三七的等級劃分13吃三七有什麼好處14食療價值15婦女用藥禁忌16三七化學成分17現代研究17.1三七藥理藥效18三七藥膳的特點19參考三七從藥用價值上分類三七分為三七花、三七頭(三七粉)、三七根這三類都是三七中藥用價值極高的三七花:每年`8月份採摘,是整珠三七中藥用價值最高的三七皂疳含量最高含量高達13%以上,當然年份越長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於降血壓、降血脂三七粉:三七的頭磨成的粉,藥用價值僅次於三七花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三七頭:三七的根頭部,藥用價值僅次於三七花主要用於心腦血管疾病三七根:植於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澀,性涼。

功用主治理氣,收澀,消腫。

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  培育方法三七起源於第三紀,屬古熱帶殘遺植物,分布範圍極其狹小,這主要與三七在生理生態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三七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個生長周期。

通常,兩年以上的三七在一個生長周期內有兩個生長高峰,4-6月的營養生長高峰和8-10月的生殖高峰。

三七種子的發芽溫度為10-30℃,最佳溫度為20℃,種子的休眠期為45d—60d,種苗在休眠過程中需要經一段時間的低溫處理才會萌發,而且對光的反應非常敏感;傳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