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來容易腰痛?小心子宮內膜異位作祟 | 子宮肌腺症腰痛

 月經來容易腰痛?小心子宮內膜異位作祟!賴睿昕中醫師(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2020-12-14文章引至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台北報導月經來潮前、大姨媽報到時,特別容易腰痛?不管怎麼運動、伸展都難舒緩?中醫師提醒,小心上述症狀可能是有「不死的癌症」之稱的子宮內膜異位作祟,所發出的警告!女性朋友們,如果不想陷入子宮內膜異位反覆復發的窘境,飽受腰痛、經痛、不孕問題所苦,切記除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適度做好飲食忌口也很重要。

                       月經來容易腰痛?小心子宮內膜異位作祟,不想反覆復發這些食物先忌口 ⫷月經來容易腰痛、背痛?⫸賴睿昕中醫師表示,臨床上造成腰痛、背痛發生的原因非常多,舉凡,姿勢不良、脊椎骨盆問題、疲勞、肌肉拉傷都是可能成因之一。

但較為特殊的是,如果患者是女性朋友,且腰痛經常在經期來前,或是正值生理期時出現,那麼這時就會建議民眾要小心,上述問題很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在作怪!不過,到底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為何會造成腰痛問題發生呢?賴睿昕中醫師解釋,子宮內膜其實本應是只存在於子宮內的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荷爾蒙變化,以及卵子是否受精成為受精卵於子宮著床形成胚胎影響,而選擇剝落或變厚。

一般來說,若婦女朋友沒有懷孕,子宮內膜便會進一步剝落,形成經血向下經由子宮頸、陰道流出體外,也就是所謂的月經。

但如果此階段子宮剝落的內膜(經血)沒有順利往下移動,而是往上逆流在身體內亂跑,跑到子宮以外的部位生長,即被稱之為子宮內膜異位。

且根據跑到部位的不同,臨床上產生的症狀也會有所差異,跑到卵巢就會形成巧克力囊腫;而跑進子宮肌肉層,則易導致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腺瘤。

倘若,不慎跑到腹膜、後腹腔等部位增殖,就可能受到月經週期荷爾蒙變化影響,而充血、脹痛,導致腰痛症狀的發生。

另外,較為特殊的是,其和一般可透過簡單的熱敷按摩及拉筋伸展,減輕症狀的肌肉疼痛不同;因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腰背痛,往往還會伴隨有即使休息不動也會感到疼痛的問題,以及越按壓越感覺疼痛的問題。

                       如果子宮內膜異位不慎跑到腹膜、後腹腔等部位增殖,就可能受到月經週期荷爾蒙變化影響,而充血、脹痛,導致腰痛症狀的發生。

 ⫷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健康影響多!除了腰背疼痛,更潛藏經痛、不孕問題⫸除此之外,臨床上這類患者的疼痛感更常延伸至骨盆,且除腰痛、背痛外,更常伴隨有經痛、下腹部疼痛、月經流不太出來、排便時肛門疼痛、腹部膨脹感明顯等症狀!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症狀外,子宮內膜異位症對健康最直接的影響,還有痛經和不孕問題。

此外,還有一點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即使經過治療痊癒,5年內復發機率仍超過5成,因此也讓其得到「不死的癌症」的稱呼。

故賴睿昕中醫師提醒,如果婦女朋友發現自己每到生理期就腰痛難耐,並伴隨有上述症狀其一,應立即尋求專業合格中醫師診治為佳。

 ⫷中醫談子宮內膜異位,屬「癥瘕」一種調理需從補腎、化瘀著手⫸中醫臨床又是如何看待子宮內膜異位症問題呢?賴睿昕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癥瘕」的一種,其成因與體內的寒濕、氣滯血瘀有關。

早在古籍《醫學入門》中就曾提到:「癥者堅而不走,瘕者堅而能移……,其為病皆因疾發及經水時……,皆必夾瘀血而後成形」從上述記載可知,中醫的「癥瘕」學說,其實與現代醫學所認同的「經血倒流回腹腔,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原因」相當類似。

故中醫認為,瘀血凝滯,不通則痛,瘀久積為癥瘕,則形成結節腫塊。

因此,以上症狀的產生,主要都是與異位的子宮內膜週期性出血,並形成局部瘀血,成為典型的瘀血症候有關。

                       為什麼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導致腰痛、下背痛的出現?賴睿昕中醫師解釋,以中醫觀點來看,主要原因與瘀阻塞脈絡,使人體後背循環不良,加上月經週期造成易位在後腹腔的子宮內膜組織開始發炎有關。

所以,活血化瘀為治療此病(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基本治療法則。

此外,腎虛也是此病內在因素和最後的結果,且中醫認為先天遺傳因素也歸於腎這個臟腑的狀態不佳。

因此,中醫臨床處理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多會從補腎與化瘀兩方面結合,以提高臨床療效,防止內膜異位的程度更加嚴重。

再加上,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復發率幾乎是99%,故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重點仍在於穩定子宮內膜、讓內膜不再異位,並讓異位在卵巢的內膜組織萎縮。

不過,賴睿昕中醫師也強調,實際調理仍需視患者病情,酌量配合行氣、袪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