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科常見管路介紹 | 膀胱瘺

膀胱功能恢復與否呢?對病患與醫師而言,也是一個困擾。

間歇性自行導尿不需要長期留置管路,亦不需擔心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Registered | ENGLISH醫院介紹醫院簡介各科介紹地理位置醫療團隊醫師陣容訊息專區最新消息新聞稿政府公開資訊病床利用統計廉政專區便民服務新冠肺炎醫藥問答集常見問答集服務專線就醫指南申訴流程資料下載衛教資訊影音專區感謝函專區相關連結個資保護專區電子病歷專區捐款專區門診掛號網路掛號徵才招標徵才公告招標公告健檢專區健檢介紹聯絡我們院長信箱健檢介紹:::字體字級:更多影片外科外科-程榮輝醫師眼科眼科醫師-沈奕勲外科神經外科醫師-楊仁宗外科外科醫師-戴運生醫師中醫科中醫科醫師-黃盟珠外科外科醫師-陳秉澤中醫科中醫科醫師-郭俊佑中醫科中醫科醫師-張育誠中醫科中醫科醫師-陳建閔:::捷徑位置 : 首頁>便民服務>衛教資訊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內容標  題泌尿科常見管路介紹_恥骨上膀胱造瘻管張貼日期2020-05-11張貼單位泌尿科內  容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蔡湘茹護理師/徐先炤醫師案例:個案王老太太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病史,自從腦中風之後需長期臥床並且留置導尿管。

最近這一年一直有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的問題,導致常常進出醫院住院多次,讓家屬感到非常困擾,於是家屬來門診求助泌尿科醫師,經過醫師的評估及解釋,建議王老太太可以做一個恥骨上膀胱造廔,那什麼是恥骨上膀胱造廔呢?「恥骨上膀胱造廔」是在麻醉狀態,由肚臍下方、恥骨上方切開約一公分開口,將導尿管由下腹部皮膚直接插入膀胱建立一個通道,並且留置一條導管,使尿液直接由導管排出;導尿管是經尿道放置,無需皮膚上額外的傷口,但長期放置可能的併發症包括了有:泌尿道感染、尿道糜爛、管路造成的異物不適感,此外,因為尿道放置了導尿管,所以病患到底可不可以自我解尿呢?膀胱功能恢復與否呢?對病患與醫師而言,也是一個困擾。

間歇性自行導尿不需要長期留置管路,亦不需擔心拉扯到管路,但是需要能確實落實乾淨少菌的導尿技巧,也需要眼手功能還不錯的病患來配合。

與上述兩者相比,膀胱造廔術的缺點是多了恥骨上的傷口與長期留置的造廔管,但感染機率、尿道糜爛、異物感,相較於導尿管,發生率就更低了。

此外,長期門診追蹤時,可經自解的尿量與造廔管引流的餘尿量來評估膀胱功能恢復的狀況,對移除管路的時機掌握度較高。

臨床上還有一些特殊情況,像是困難導尿管放置、尿道嚴重狹窄、疑似尿道外傷、會陰部壞疽或攝護腺發炎的病人,首選方式也是「恥骨上膀胱造廔」。

王老太太因為中風臥床,肢體癱瘓,又有因為長期置放導尿管所導致的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問題,所以「恥骨上膀胱造廔」(如圖一和圖二,有不同粗細的管子可以選擇)對她而言是優先建議喔!恥骨上膀胱造廔管的適應症:1.經醫師評估神經性膀胱功能障礙,或膀胱功能收縮不良,不適合長期置放經尿道之導尿管者。

2.急性尿滯留合併尿道狹窄,導致導尿管插入困難者。

3.因長期留置尿管導致反覆性泌尿道感染者。

4.骨盆腔外傷導致尿道斷裂(disruption)受傷,不適合置放經尿道之導尿管者。

5.會陰部壞疽或攝護腺發炎,不適合置放經尿道之導尿管者。

恥骨上膀胱造瘻管的護理照護:1.注意是否有發燒的情形。

2.隨時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量;正常尿液為黃色,插管後最初2小時引流液會略帶血色,若引流液呈現量多鮮血,則需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3.注意膀胱造瘻口有無滲漏及周圍皮膚的完整性。

4.維持引流系統通暢,引流管勿扭曲或壓迫。

若引流不出尿液、血尿或腰部疼痛時,可擠壓引流管以維持引流管之通暢,若仍無法改善則通知醫護人員協助。

5.引流袋應放置低於引流部位下,避免垂墜地面或拉扯,引流液超過引流袋2/3容量時,應排空引流袋,避免尿袋太重導致管路滑脫。

出院後的恥骨上膀胱造廔管的居家照護:1.每天需要攝取2000~3000cc的液體(有心血管病或肝腎方面疾病者除外)。

2.維持引流管的通暢,勿扭曲或壓迫。

3.預防尿液逆流,引流袋不可高於插管位置,勿垂於地上。

4.插管處每日執行傷口護理(1).移除膀胱造口上的敷料。

(2).洗手。

(3).用無菌棉棒沾優碘溶液,自造廔口由內往外以環狀消毒法消毒皮膚,約直徑5公分範圍。

(4).以無菌棉棒沾取生理食鹽水清潔造口周圍皮膚。

(5).用無菌Y紗與無菌紗布覆蓋膀胱造廔口,並以紙膠固定。

(6).每天更換存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