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鄉 | 池上米由來

1909年(明治42年),台灣總督府開始推動東部移民計畫。

新開園有2,370甲原野被劃為移民收容適地,因內有大池,於隔年被命名為具有日本風味的「池上」 ...池上鄉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池上鄉ChishangTownship舊稱:新開園鄉池上鄉位置圖坐標:23°07′N121°13′E/23.12°N121.22°E/23.12;121.22國家 中華民國省份臺灣省上級區劃臺東縣下級區劃10村120鄰政府 • 行政機構池上鄉公所(立法機關:池上鄉民代表會) • 鄉長張堯城(池上鄉鄉長列表)面積 • 總計82.6854 平方公里(31.9250 平方英里)海拔377 米(1,237 英尺)人口(2021年9月)(3,166戶) • 總計7,999人 • 排名7 • 密度97人/平方公里(250人/平方英里)時區國家標準時間(UTC+8)郵遞區號958戶政資料代碼10014060毗鄰海端鄉、關山鎮、東河鄉;花蓮縣富里鄉網站http://www.cs.gov.tw/池上鄉(阿美語:Fanaw,臺灣客家語四縣腔:ciiˇsonghiongˊ,臺灣話:Tî-siōng-hiong)位於臺灣臺東縣花東縱谷北段,東鄰東河鄉,南接關山鎮,西為海端鄉,北為花蓮縣富里鄉。

全鄉地處花東縱谷中部偏南,係由新武呂溪所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西有中央山脈,東有海岸山脈,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造就了聞名全國的優質池上米,由池上米所作的池上便當更是聞名全臺灣。

鄉內居民以漢人及臺灣原住民阿美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目次1歷史1.1地名緣由1.2史前時期1.3清治時期1.4日治時期1.5戰後時期2地理2.1幅員2.2地形2.3水文2.4地質2.5人口3政治3.1歷任首長3.2鄉政組織3.3行政區4教育4.1國民中學4.2國民小學5交通5.1鐵路5.2公路6旅遊6.1景點6.2池上秋收藝術節6.3古蹟6.4特產6.5美食7參考資料8外部連結歷史[編輯]地名緣由[編輯]池上大坡池池上鄉名取自聚落位於大坡池上方,故稱此地為「池上」[1]。

在清光緒年間被稱為「新開園」,為「新開闢的田園」之意。

史前時期[編輯]有關池上地區的史前時期,雖曾發掘出南興遺址、富南遺址、保甲園遺址等,但均無較正式的調查報告,故難以推測先民的活動內容[2]。

清治時期[編輯]1836年(清道光16年),原居住於屏東平原及荖濃溪流域,屬於平埔族的西拉雅族人陸續遷入關山、池上,及其北鄰的花蓮縣富里地區[3]。

1842年(道光22年),平埔族與卑南族聯手對抗原居住於富里鄉東里村一帶的阿美族。

阿美族人被迫北遷至烏漏社(今花蓮縣瑞穗鄉鶴岡)及沙荖社(今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原居地由平埔族人入墾。

當時平埔族人分佈於北起迪階庄(今花蓮縣玉里鎮三民里)、諸羅庄(今玉里鎮春日里)與媽汝庄(今玉里鎮松浦里),以大庄(今富里鄉東里村)為中心,往南延伸到新開園(今台東縣池上鄉錦園村)、里壠(今台東縣關山鎮)一帶[4],包含整個池上平原。

1851年(咸豐元年),一批來自今屏東縣萬巒鄉赤山村、萬金村的平埔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今台東市寶桑地區。

1859年(咸豐9年),他們分兩隊向北遷徙,其中一隊到達大莊,與先前來的族人合力開墾[5]。

因人多地狹,乃分散至鄰近各地開墾,其中一部分人拓展至新開園、大陂等地[6]。

1862年(同治元年),恆春地區阿美族的生存空間因受西部東移的西拉雅族擠壓,沿東海岸向北遷移,其中禮弼家族經由東河翻越海岸山脈,抵達今花蓮縣富里鄉永豐村,以燒墾狩獵維生。

其後發現大坡溪水量豐富,附近海岸山脈緩坡多,遂移居大坡溪西側、花東緃谷東側,且臨近大坡池之小階地。

1874年(同治13年),因牡丹社事件影響,恆春附近牡丹、旭海一帶的阿美族人陸續遷移至大坡,以禮弼居住地為中心,逐漸形成以阿美族為主的大坡聚落。

光緒年間(1875-1895年),另一批恆春阿美族由恆春直接遷移富興拓墾,建立水墜社[7]。

平埔族、阿美族選擇花東縱谷東側的河階地,主要原因是遠離縱谷西側中央山脈布農族出草刈首的危害,並避免新武呂溪的水災洪禍[8]。

兩族人在大坡、新開園混居,關係良好而無紛爭,甚至通婚[9]。

1875年(光緒元年),受前一年牡丹社事件的影響,清廷揚棄康熙頒佈的「封山禁令」,改採積極管理的「開山撫番」政策,開始大量引入漢人墾拓台灣東部[10]。

1881年(光緒7年),大莊地區水災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