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之惡性腫瘤 | 子宮內 膜 異 位 癌症 狀

26位年齡70%在50歲以下,更年期以上的女性只占30%,其中病理分類為內膜細胞類卵巢癌的占46%,透明細胞卵巢癌者占46%及漿液細胞卵巢癌者占8%。

其中65%的病人在發現時為第一 ...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之惡性腫瘤在最近的15年內有26位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惡性腫瘤病例在台北榮總被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引發的惡性腫瘤發生率約為0.7%~1%,主要形成的惡性瘤生長於卵巢上。

這是前所未有的新發現。

26位年齡70%在50歲以下,更年期以上的女性只占30%,其中病理分類為內膜細胞類卵巢癌的占46%,透明細胞卵巢癌者占46%及漿液細胞卵巢癌者占8%。

其中65%的病人在發現時為第一期,發現時腫瘤體積大於10公分以上的76%,病例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這個罕見的病例逐年增多,似乎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在近年逐漸增多有相似的關係,但是這兩種疾病的真正病因仍然成謎。

 在這些病案的致病危險因素統計中發現很重要的幾個問題,其一、大多數病患曾經罹患過多年子宮內膜異位症,而手術後病理檢驗證實惡性的細胞來自內膜異位細胞的轉化。

其二、不像一般卵巢癌或內膜癌,胎次、產次及肥胖不是這個病的危險因子。

其三、荷爾蒙中的雌激素可能是與這些病人的致病及其演化有關係,尤其是單一的雌激素沒有黃體素的平衡之下;而雌激素可能是內源於病患本人或是外來的藥物、食物造成。

 整體而言,這一類的骨盆腔內惡性腫瘤治療的結果仍然不錯,平均存活率高10%,這也可能是這些內膜異位症的患者都有定期檢查而早期發現有關,也可能是其成因與雌激素有關,細胞的分化較為良好。

因此,我們提醒有內膜異位症的人必須要小心的長期追蹤,如果有卵巢腫瘤形成時,應做詳盡的高解析性掃描。

如有實質性腫瘤的病灶應及早手術清除,並且在術後的化療之時,應考慮合併使用黃體素藥物治療,以防範未惡化的內膜異位症病灶的惡性轉變。

 榮總婦科主任 趙灌中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