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金門皇家 酒 廠 PTT?推薦回答

作者:陳成基

  金門有一俗諺,說道:「四埔無一籠鄫。」埔後可以說是一個小而美的村莊,雖然不起眼,但這個村莊經歷了四百多年的發展,始終頑強的屹立著。從風聲轆轆、沙塵滾滾的「方車山」,倒今日金門大學的大學鄉。埔後呈現在世人的目光中,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風貌。本書既是一個「上學堂」子孫對家鄉的孺慕之情的書寫,也是刻畫四百多年歷史的真實呈現。

作者:洪春棋

  考之金門史乘,黃厝村名源於黃氏先民來此開發,村名早在清道光年間就已成名。自民國50年代初,黃埔村因黃厝與埔頭兩個自然村而得名,迄今黃厝是烈嶼鄉26個自然村之一,而黃埔村是該鄉6個行政村之一。   一窺黃厝村史,等於全覽烈嶼鄉史之精華。人言金門是僑鄉,事實上,烈嶼才是僑鄉中的僑鄉。南洋汶萊的一頁開發史,幾乎是烈嶼鄉民的移民血淚史,二百餘年來,黃厝先民也是重要的項貢獻者。人言金門海防地位:...

作者:呂金誠

  「五呂之鄉」是金門開發史頁上的知名聚落,西村是先民殼倉,東村是「咕力岸」的「紫菜礁」與咕力岸遠近馳名,而「五里埔機場」是「八二三砲戰」的空投基地,曾陪伴作者童年度過少年,若再加上「金府王爺聖誕建醮遶境」,近年來登錄為縣民俗文化資產項目,讓昔日的「五呂之鄉」,增添不少村史的榮耀與全體居民的光彩。

作者:洪德舜洪采妮

  後豐港原名「後豐」,全村居民以洪姓人氏為多,又稱「洪門港」,堂號「敦煌衍派」。相傳先祖由甘肅省敦煌發源,而後南渡由小金門入浯,再輾轉遷徒至水頭附近,原取名「後豐」,期許後世子孫代代豐衣足食,民國九十四年始定名「後豐港」。   後豐港雖然人丁不多,卻代出賢人。明末鄭成功得力武將洪旭,官至中提督,受封「太子太師忠振伯」,即為後豐港洪氏出身,一生豐功偉績,為金門著名的鄉賢名宦之一,晚年告老還...

作者:林健華

  地小貢獻大的島嶼   成千上萬官兵來去   他們用青春、血汗、生命為筆   寫下青天白日滿地紅飛揚長空的歷史   向東碇鐵漢致敬!

作者:劉華嶽

  為達到金門成為節能減碳與永續經營的低碳示範島,配合在地特色及環境因子提出低碳建築生活零碳化可行性研究,期望透過金門第一棟低碳住宅,藉由各個建造階段的碳紀錄,完成興建過程建築物整體碳盤查總量計算,加上實際運作說明如何以碳補償措施,達成逐步減碳效益,而成所謂之低碳建築。   本書最大特色是以低碳建築為平台,搭配建築低碳策略進行所謂低碳生活之規劃,也就是把建築減碳概念配合低碳生活發展至零碳層...

作者:陳蘋妤

  繪本:新冠病毒與金門風俗-風獅爺和城隍爺的有趣故事

作者:楊秉訓

  南宋外戚楊氏,立后誅韓,開府封王,尚主進妃,數世貴顯而知謙退,甚受時人所敬重。楊皇后之書畫、楊守齋之琴學,藝術可觀。及國將亡,翊主南遷,藏匿山中,崖山赴海,亦屬影響中國歷史之一重要家族。在歷代外戚世冑當中,值得一探。   金門楊氏,是分衍官澳、湖美、湖下、榜林諸村之大姓,其始祖即宋末護主南遷之楊亮節。漳州佛潭,亦源自金門官澳。自金門而澎湖、臺中、新加坡、印尼,自佛潭而宜蘭、萬隆,螽斯衍...

作者:趙美玲

  這是心情的紀錄,諸如祭祀、田園、戲劇、夫妻婆媳親子等居家趣事與煩事,這些猶如油鹽茶米再也熟悉不過的橋段,經過倒帶解析,也有另一番趣味。

作者:陳長慶

  《鳳英嫂》是作者利用故事中的人物,來反映這個時代的諸多現象。尤其那些一九四九年跟隨國軍撤退到這座島嶼的老兵,在有家不能歸的情境下,他們想的是解甲之後,如何能在這座離鄉最近的島嶼,找到一個可以棲息的家,甚而把軍管時期不欲人知的一面,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共同為這個苦難的時代作見證。全書約二十餘萬言,具有可讀性和時代性,紀錄在島嶼的文學史上。

作者:林金榮

  站在歷史的舞台上,金門是彈丸之島,往往卻因時代的動亂或戰爭,才慢慢會浮現蹤影,勾勒出一些歷史人文的痕跡。   一衣帶水的金廈海域和橫渡汪洋的台灣海峽,是金門的東西航向。從1949年起,政治立場強制畫開金門人的生命航線,決裂的溝縫,拉起生死一瞬間的戰爭烽火線。不論跨越地域與國度認同的標籤,我們別無選擇的坐看兩岸的情勢,無法決定自己的命盤,始終壟罩在海峽兩岸的政治風雲對峙、談判、詭變之下,...

作者:蔡鐵橋

  金門人過去六十年來,注定要與高粱田相依為命,我們煮飯燒菜用高粱稈,我們上學,買衣 、買鞋都靠它。怎能不說高粱米是金門百姓的生命線、活菩薩!尤其它是「看天田」長大的農作物,充滿靭性與毅力。

作者:陳麗玉

  本書撰寫的那些人、那些事,雖然都是過往的凡人瑣事和日常生活,卻包含最真實的生活態度及濃濃的在地風情。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