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跟著灶神做潤餅 | 春捲皮

桑的生活節奏跳到主文桑的角度桑的體驗桑的生活節奏部落格全站分類:生活綜合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Mar26Tue201922:20【料理】跟著灶神做潤餅_親手擦出潤餅皮手作教學【食譜】跟著灶神做潤餅潤餅很好吃,但你知道為什麼要吃潤餅嗎??大家都以為清明節要吃潤餅,誤會可大了,其實吃潤餅的習俗,是因為「寒食節」。

傳統的寒食節是在「冬至後的第105日」,不過,常常會跟清明節重複,而掃墓祭祖在華人文化中又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後來人們就把寒食節定在清明節的前一天。

「寒食節」來自春秋時期,公子重耳與賢士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有恩於落難時的重耳,等到重耳重新掌權後,介子推拒絕重耳的邀請,躲在山上不出來。

重耳一怒竟然放火燒山,想逼迫介子推現身,誰知火燒了一個月,最後在一棵柳樹下發現被活活燒死的介子推與其母。

重耳後悔不當初,下令每到介子推的祭日時,舉國上下不得開火3日,以紀念介子推,流傳下來就成為「寒食節」,而潤餅也因為料理過程不需開火,逐漸成為寒食節必吃的食物。

 所以,吃潤餅是因為「寒食節」的傳統,而寒時節又在清明節前一天,久而久之就變成「清明節要吃潤餅」了!!!為什麼要用這個落落長的說明做開場呢?因為這次的【灶神在家】_初春吃潤餅~親手擦出潤餅皮手作教學,特地邀請在市場製作40年潤餅皮的黃老闆,手把手傳授潤餅皮秘訣,就是希望這項技藝能夠傳承下去。

所以,在介紹「潤餅皮DIY」的體驗課程之前,也希望大家能夠稍稍了解一下「吃潤餅」的由來。

好了,碎碎念時間結束,接下來就要開始動手作潤餅了!!包潤餅有什麼好學的?不就是把喜歡吃的餡料放上潤餅皮,然後包起來就吃掉就好了嗎?包潤餅不難,吃潤餅更簡單,重點就在「潤餅皮」。

以前,我猜大家都是跟我一樣,直接買潤餅皮回家包潤餅,但是潤餅的靈魂「潤餅皮」要怎麼做呢?所以今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學會做「潤餅皮」。

【潤餅皮麵糰製作步驟】1、備料:高筋麵粉、白開水、少許鹽。

「高筋麵粉:水1:1」2、和麵:分次將水加入高筋麵粉中。

這時候要一邊攪拌,一邊感受麵糊的軟硬度,然後適度加水。

攪拌時請加入『愛』,會讓潤餅皮更好吃喔!(但是用手打麵糰真的太累了,所以請出專業小幫手_攪拌機。

)麵糰打到出筋光滑,產生像這樣的彈性就成功了!!!3、醒麵:靜置30~40分鐘即可。

 【潤餅煎製步驟】從麵盆邊緣(一定要從邊緣取麵糰喔!)抓住一大坨麵糰,然後用虎口夾斷,手掌托住夾斷的麵糰,手腕往外一翻抓起麵糰,在手上甩一甩,甩成球狀就可以了。

【黃大哥示範影片】熱鍋:圓形煎盤要平均受熱。

可以先用一小坨麵糰測試熱度。

煎製:根據黃大哥的口訣,把煎盤看成時鐘,將麵糰從9點鐘往12點鐘的方向沿煎盤邊緣畫一個大圓,然後往中間壓一下,掌根往上翹,順勢將麵糰帶上來補洞:若發現麵皮有破洞,或是麵糰厚度不均,可以用刮刀補平,不過這需要技巧,也可以用手指補平。

等到餅皮變成半透明,邊緣翹起來,就可以先用刮刀先將邊緣鏟起,再用手輕輕將餅皮拉起,翻面將餅皮再稍作加熱即可。

做好的餅皮不可以疊太多張,避免沾黏再一起。

甩一甩,重整一下手中的麵團,繼續做下一張。

【黃大哥示範影片】【Tips】如果手臂的力氣不夠,可以利用腰部與臀部的力量輔助。

(黃大哥很可愛的示範扭屁股) 看專家示範就像蜻蜓點水般輕盈順暢,我們卻像一團混戰,遭受麵團360度無死角攻擊。

第一次要把軟趴趴的麵團抹上燒燙燙的鐵板,那瞬間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要把麵團帶上來更像流彈亂飛,身上、頭上都是麵糊。

不過,熟能生巧,多做幾次,也越來越像個樣子了!!!【同場加映_平底鍋煎潤餅皮】沒有專業煎檯,在家用平底鍋也可以作潤餅皮喔!!跟上述的做法步驟相同,建議可以選用較淺的平底不沾鍋,畫麵團的時候手臂比較不容易被燙到喔。

【潤餅餡料製作】食材:高麗菜、豆芽菜、芹菜、香菜、蒜苗、紅蘿蔔、小豆干、紅糟肉、蔡脯、蛋、沙拉油、甜辣醬(蠔油)、花生粉、糖粉高麗菜、紅蘿蔔切絲川燙。

豆芽菜川燙。

芹菜切段後燙熟。

豆干切絲、香菜切段、蒜苗斜切後、炒熟備用。

煎蛋皮切成絲。

紅糟肉切片或切絲。

關於潤餅的餡料,南北吃法大不同。

南部的作法是,每種料分盤裝好,想吃甚麼就夾甚麼,喜歡的料還可以包多一點,完全客製化。

北部的餡料則是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