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稻穀的旅程(上)木造碾米機解剖學 | 米的構造 圖

圖:粗糠甚至在當地做為建材的一部分。

圖為碾米廠建築本身的構造,牆面即是用粗糠混合泥土糊上去的,在地的物盡其用程度,是我們當下的生活所難以比擬的。

2021年11月05日新聞市集副刊公民寫手登入/註冊搜尋重磅調查時事.政策食安新知愛地方種好田好吃.好玩食農教育人物漁業.畜牧綠生活.國際評論熱門閱讀時間一粒稻穀的旅程(上)木造碾米機解剖學ShareTweet首頁公民寫手愛地方米礱、米絞、精米機–從稻米產製再思小農生產2012年05月27日公民寫手一粒稻穀的旅程(下)土礱間的美味關係2012年05月24日公民寫手一粒稻穀的旅程(上)木造碾米機解剖學鄭安齊·公民寫手·2012年05月23日Share編按:畢業自北藝大的安齊,也是台灣農村陣線的「美農小組」成員,以所學專業,協助在農村文化的推展和農業議題的宣傳。

初夏時節,安齊和夥伴們看到了一則老農欲出售舊式檜木碾米機的新聞。

引起大家對這項產業的好奇,也實地到碾米廠所在的台南一探究竟。

—————————————————————————————————寫在文章之前在正文開始之前,在此想先交代一下這篇文章的緣起。

去年年底因為和農村陣線的夥伴小八一起處理「凱稻米」的包裝事宜,意外的接觸到的農業的後端加工流程,也因為這個經驗讓我知道,其實少量的稻穀,在今天要尋找加工(碾製以及包裝)的管道時是困難的,這是一個起頭。

最後則是因為有許多農青夥伴,開始挽袖子、捲褲管身體力行的種田,我們也開始考慮起,之後收成的稻穀該如何處理的這個問題,這是另一個原因。

接著則在不久前,和夥伴們看到了一則位於的台南碾米廠欲出售舊式檜木碾米機的新聞,也因為以上的幾點,當我們一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就試著想去探究,傳聞中的「米絞」裡的碾米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運作法?究竟新聞裡的機器,又長得甚麼模樣?讓這個行業沒落的原因,又到底是甚麼呢?既然起了念頭,我們就不遲疑的動身出發了。

錯綜複雜的碾米機過去台灣傳統的碾米廠被稱做「土礱間」,而「土礱」正是指碾製稻穀的石臼。

日治時期引進農業機械之後,開始出現了我們在文章中所要介紹的主角:木造碾米機。

傳統的舊式木造碾米機多以小型馬達為牽引動力,我們拜訪的三間碾米廠──後壁的「義昌」,善化的「肆禾」和「茄拔」,都是五匹馬力的馬達(對照現今自動化的馬達動輒是二十匹馬力以上),以這個馬達帶動皮帶,運轉起整架機器。

礱鼓機、精米機以及數個鼓風機,都靠著這個動力運轉起來。

以下我們就先以後壁「義昌」碾米廠為例,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傳統碾米的流程以及機械各部的構造。

圖:傳統碾米機構造1.過磅、粗篩一開始,稻穀經由運送來到碾米廠,會經由磅秤過磅確定重量。

部分的尚未要碾製的稻穀,或已經碾製好的米,會堆放在碾米廠側邊以及後方的倉儲空間。

要碾製的稻穀則從最右手邊的入口送進第一道升降機。

圖:一開始我們還詢問為什麼這座磅秤特別要墊高,義昌的老闆梁乃文伯伯就示意我們站近試試看。

原來是要讓卸貨時符合人體工學!(請自行想像農青背後有個大米袋)圖:稻穀進料入口(中央小孔處)經過第一道上昇粗篩雜質,接著經過篩石機去除砂土、碎石等混進稻穀裡的雜物。

(梁伯伯表示,並非每一部碾米機皆有篩石機,例如義昌碾米廠的有,但後來我們觀察,在善化的另外兩間即沒有這個構造。

)篩石機的原理是利用振動讓稻穀和泥砂、碎石分開,而上方的粗篩則是用風鼓將較輕的雜質吹開。

2.礱穀(將稻穀去殼成為糙米)接下來下一道手續「礱穀」則是經由土礱機將稻殼剝開。

第一道被剝開的稻殼即是「粗糠」,「粗糠」同樣經過風鼓被吹到碾米廠後方的小空間裡。

土礱機內部的構造就類似過去的土礱石臼,是由鬆緊度可以調整的兩顆機芯,相互碾壓,將稻穀脫殼分成「糙米」和「粗糠」。

在這幾道程序當中,若覺得不夠乾淨徹底的話,都是可以反覆再跑過一次的。

左圖:碾米廠後方的粗糠室。

前方經由土礱機脫下的稻殼將被風鼓吹送到這邊來。

右圖:粗糠具備多種用途,可做為燃料、堆肥。

鄰近後壁的新營區市場內有一家古早味的炒鱔魚,至今仍使用粗糠做為燃料。

在傳統的灶當中焚燒的粗糠,威力完全不輸現代的快速爐。

圖中的粗糠是義昌碾米廠兩三年前機器停止運轉之前所剩餘下來的,至今未見變質腐壞。

圖:粗糠甚至在當地做為建材的一部分。

圖為碾米廠建築本身的構造,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