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牛奶致癌說-酪蛋白的謎團 | 牛奶 酪 蛋白

其次,試驗中所用的酪蛋白是大鼠唯一的蛋白質來源,這和人們的膳食結構完全不同。

即使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每天攝入相當於300克牛奶的乳製品,其中也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專欄活得科學環境生態解析牛奶致癌說-酪蛋白的謎團果殼網・2013/11/29・2500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SR值570・九年級+追蹤credit:CCbywww.bluewaikiki.com@flickr文/少個螺絲流言: 一篇名為〈牛奶的巨大危害!建議徹底禁食「牛奶、肉、魚、蛋」〉的文章呼籲大家禁食牛奶,因為會致癌。

[1] 列舉的一個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質,尤其是酪蛋白,是一種非常強的致癌物,會促進各階段的癌症。

真相: 這是一篇影響深遠的網絡文章,也讓許多人對於食用牛奶產生了懷疑。

文章提到的另一個牛奶致癌的說法-類胰島素一號生長因子,謠言粉碎機此前已經發文闢謠了,結論是牛奶中的IGF-1對人並不構成健康隱患(詳見 《牛奶致癌?》 )。

今天,我們來討論酪蛋白的問題。

流言是怎麼來的?文章提到的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坎貝爾(T•ColinCampbell)教授是如何得出牛奶中的酪蛋白可以促進各階段癌症這一結論的呢?這得從1968年的一篇來自印度的論文說起。

這篇研究藉由大鼠試驗得出「攝入高蛋白飼料與肝癌發病率呈正相關」的結論。

[2] 坎貝爾教授在看了這篇論文之後,與其研究小組設計了一系列類似的試驗,發現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高低會改變大鼠肝癌的發展速度;高蛋白攝入會加快大鼠肝癌的發展。

他們還發現,試驗中使用的蛋白是動物來源的牛奶酪蛋白,如果換成植物來源的大豆蛋白或者小麥蛋白,則不會促進癌的發展。

在20世紀80年代,坎貝爾教授又參與了一項中國健康調查(TheChinaStudy),藉由對比中美兩國人民的日常膳食攝入和一些疾病的發病率,從而得出肉類和乳製品等高蛋白膳食是許多疾病的根源,素食更有利於健康的結論。

坎貝爾教授把他的這些研究經歷寫成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一書,牛奶中的酪蛋白會促進各階段癌症的觀點正是出自此書[3]。

由於此書的觀點迎合了推崇素食主義的美國責任醫療醫師委員會(PhysiciansCommitteeforResponsibleMedicine,PCRM),和提倡保護動物權益的善待動物組織(PeoplefortheEthicalTreatmentofAnimals,PETA)的理念,因而被他們廣泛用來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反對乳製品的宣傳。

牛奶能致癌就是他們反對乳製品的論據之一。

牛奶會致癌嗎?那麼,飲用牛奶到底會不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回頭看看坎貝爾的實驗。

首先,坎貝爾的研究對象是已經藉由大劑量黃麴毒素(一種強致癌物)誘導出了癌變細胞的大鼠,並不能直接推出酪蛋白對健康的人體也有相同的作用。

其次,試驗中所用的酪蛋白是大鼠唯一的蛋白質來源,這和人們的膳食結構完全不同。

即使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每天攝入相當於300克牛奶的乳製品,其中也僅含有7.5克左右的酪蛋白,僅占人體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的一小部分(不到10%)。

這樣一個嚴格控制的動物對照試驗的主要意義在於奠基進一步的研究,並且需要結合其他研究來綜合判斷,單憑一項或某幾項研究不能得出結論,更不應該以此來指導大眾飲食。

對於以人為研究對象的系列研究以及生態研究也要謹慎,因為人們的飲食方式、生活環境、遺傳背景等因素多會干擾結果,而且很難排除。

80年代華人和美國人除了飲食習慣之外,人種差異、生活的環境、工業化程度等等也是大大不同的,這些都有可能影響調查結果。

牛奶本身是一種複雜的食物,含有多種不同的營養成分,其對人體的作用也是這些不同的營養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樣是研究牛奶與癌症的關係,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團隊都可能得出不同的結果。

而主流的科學觀點則是在綜合評估了所有研究的結果之後得出的一個總結。

雖然坎貝爾教授的這本《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也列舉了很多的實驗數據,引用了大量的參考文獻,看起來很像是一本專業嚴謹的學術巨著,也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但其實在學術界並沒有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同。

許多針對這本書的批評都指出,其中提到的研究結果,都是作者有意選取的能支持其觀點的研究,而有意忽略了大量其他的不符合他的觀點的研究結果。

更多有關這本書的一些不同的聲音可以參考〈《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另一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