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 | 正念的意思

以正念來觀察身、受、心、法,即是四念處,或稱四念住。

以正念來修行禪定,稱為正定。

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 ...正念是一個多義詞,請在下列義項上選擇瀏覽(共6個義項)添加義項▪詞語解釋▪英國DK出版社編著書籍▪心理學名詞▪上海正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美)喬·卡巴-金所著書籍▪品牌反饋分享複製鏈接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https://baike.baidu.hk/item/正念/5104957複製複製成功正念(詞語解釋)編輯鎖定“正念的意思,就是覺照,同時它也意味着深入地觀察。

“Sati”(梵文:smrti)這個巴利語單詞的意思是“止”和“保持對某個對象的覺照”。

vipassana”(梵文:vipasyana)這個巴利語單詞的意思是“為了觀察某個對象而深入其中”。

當我們完全地覺知並深入地觀察某個對象的時候,能觀和所觀的界限就逐漸地消失了,能觀和所觀成為一體。

這就是禪觀的本質。

只有當我們契入某個對象並與它成為一體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它。

站在外面去觀察某個對象是不夠的。

這就是為什麼這部經提醒我們要即身觀身、即受觀受、即心觀心和即法觀法的原因。

”[1] 中文名正念外文名Mindfulness 含    義味着深入地觀察屬    性術語目錄1詞語釋義2出處和發展正念詞語釋義編輯念(巴利文:sati,梵文:smṛti,英語:Mindfulness或awareness),又譯為念根、繫念,佛教術語,五根之一。

《清淨道論》認為,念是一種心理過程,通過不忘失的憶念,以保持思慮的穩定、不飄蕩[3]。

因為念的穩定,使得修行者可以執持(upaganha)善的念頭與行為,放棄惡的行為。

形成一種精進、不放逸的力量,這就稱為正念。

正念(巴利文:sammā-sati,梵文:samyak-smṛti),是通往成佛的八正道之一修行者的念,是否是正念,由他是不是具備正知來分辨,以正知來修行念,即是正念。

以正念來觀察身、受、心、法,即是四念處,或稱四念住。

以正念來修行禪定,稱為正定。

正念是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OnPurpose)、活在當下(InthePresentMoment)及不做判斷(Nonjudgementally)”。

是意識不在虛擬的思維世界裏發散、徘徊,而是專注於現實的事物。

首先,正念意味着“有意識地覺察”。

有時我們把“正念”(Mindfulness)和“覺察”(Awareness)這兩個詞當作通用的。

這並不是什麼好習慣。

我也許覺察到自己有些急躁,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在有意識地覺察急躁。

為了保持正念,我需要有意地覺察自己,而不是隱隱約約習慣性地覺察自己。

例如,知道我們在吃東西,並不等於我們在吃的時候念念分明。

讓我們以吃為例子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若在吃時保持正念,我們將主動感覺吃的過程,並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們的反應。

我們還會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專心吃飯,一旦發現自己走神了,就有意識地把注意力帶回到吃的過程。

若沒有保持正念,表面上我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但也許我們同時在思考一百零一件無關的事情,也許還在看電視、談話或閲讀——甚至同時在做這三件事情!這樣,我們並沒有在用心吃東西。

我們也許只是隱約地感覺到身體,而對心念和情感知之甚少。

當我們對心念只有模糊的感覺,它們就會隨意攀緣,不會主動將注意力帶回到吃的過程。

它們沒有目的性。

而目的性是正念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若我們致力於體會當下,無論是呼吸、某種情感或就像吃這樣簡單的行為,我們就在積極地培育心。

如果讓心任意攀緣,各種心念都可能生起,包括那些反映惱怒、貪愛、憂愁、報復、自憐等非善巧心態的心念。

若放任這樣的心念,我們將強化相應的情感,並給自己帶來痛苦。

當我們有目的地將意識脱離這些心念而帶往某個“停泊點”時,我們將削弱它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力,併為培育平靜和愉悦的心境創造了條件。

正念出處和發展編輯正念,最早的文獻出處,來自佛教《四念住經》,它在二千六百年前被佛陀第一次正式介紹,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禪法。

有時正念也被稱為“觀禪”或“內觀禪”(Vipassanā)。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