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定義? | 正念

在〈正念是什麼〉的文章中,曾說明正念的創始人是2500年前的悉達多先生,用現代的白話他是這麼定義正念的:. 「正念,就是當你有任何念頭想法時,都不要讓 ...首頁資源與分享正念(減壓)正念的定義?正念的定義?2021-04-29胡君梅分享文章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PlurkCopyLink正念,近幾年成為蠻紅的名詞,2012年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故事,竟然命名為「正念革命(Themindfulrevolution)」,實在有夠聳動。

這股風潮隨著2010年後,多位華人老師們的大力熱情投入,在兩岸也漸漸蔚為風潮。

但關於正念的定義,變異就有點大了。

 正念的練習,雖然講非評價,但不是也不該打迷糊仗,因此這篇打算來講清楚正念的定義。

這是一個尊重原創的年代,因此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要還原正念原創者悉達多先生對正念的定義,然後也說明卡巴金先生對正念的定義。

從源頭來認識正念,在學習上會很有幫助,2010年當我去美國長時間全天候泡在正念學習的時候,每當有任何「嗯、這樣是正念嗎?」的疑惑時,我會回到正念的原始定義想想,好快就有直接清晰的明白。

  正念的定義在〈正念是什麼〉的文章中,曾說明正念的創始人是2500年前的悉達多先生,用現代的白話他是這麼定義正念的:    「正念,就是當你有任何念頭想法時,都不要讓它成為妄想或虛構」。

    原文是:「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此為第一層古典定義。

妄想或虛構,簡言之就是東想西想、編故事、心中小劇場。

請不要以為這只有非理性的人才有,自詡為理性者在遇到不爽時也會有。

不過這樣的人很會壓抑不爽或跳開不悅,跳開的速度甚至快到沒能覺察。

妄想或虛構的思緒,通常來自心中的各種評價,不論這樣的評價是清晰的或隱微的、真的或假的、沉重的或輕微的。

 2500年後,創立「以正念為基礎之減壓課程(簡稱正念減壓)」的喬·卡巴金(JonKabat-Zinn)先生,為正念下了一個漂亮的操作型定義:  「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moment-to-momentnon-judgingawareness)」。

換言之,正念等於覺察,一種特殊的覺察,這樣的覺察不會被評價所控制,而且這樣的覺察是時時刻刻的。

正念培訓的經典課程正念減壓(MBSR),就是在訓練這般的覺察能力。

  當心中沒有小劇場時,會是什麼樣子?當然會輕鬆很多,此時的身心能夠安住於每一個當下,不會輕易地被一些人事物搞得混亂、失控或抓狂,也不會因為害怕失控而努力硬撐或更用力控制。

於是隨時都能覺察到各種想法的升起,停留,消失。

       也能覺察到各種感受的升起,停留,消失。

原文是:「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

        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

第二層古典定義。

這看起來沒什麼,但其實是了不起的內功。

這表示能夠明白並承接一切歷程,清清朗朗、了了分明。

 結論彙整傳統正念原創者悉達多先生對正念的定義: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覺諸受起,覺諸受住,覺諸受滅。

 覺諸想起,覺諸想住,覺諸想滅。

而當代正念開創者卡巴金先生對正念的定義: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需要刻意練習。

 清楚這些基本定義,不論是古典的或當代的,對於正念的學習者或傳遞者,都能有效地幫助我們掌握練習精要。

這些定義很簡單,但都是經過千錘百鍊,不只是概念上的理解,更有修練的底蘊。

經常在心中時不時拿出來反思與感受一下,對於正確地掌握正念學習方向會蠻有幫助的,也比較不會人云亦云喔。

 延伸閱讀:〈正念的四大根基 〉延伸閱讀:〈正念與冥想、禪修的關係〉延伸閱讀:〈正念是心理治療嗎?〉(本文為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所有,讓我們一起尊重智慧產出,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喔) 分享文章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PlurkCopyLink回上一頁文章分類正念(減壓)壓力/情緒睡眠/健康病症專注/人際教學故事/花絮學員分享練習影音好書推薦最新文章【線上五日止語營】常見問題Q&A【臨床】我將正念帶入心理諮商的體會正念如何提升運動員臨場表現?正視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正念減壓促進身心平衡【企業】中國生產力中心分享正念減壓在企業的應用關鍵字正念當代正念卡巴金定義文章搜尋搜尋TO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