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的現代定義與傳統定義的比較 | 正念定義

正念是一種無偏的觀察,它不偏於一邊,正念把所有的體驗都看成是平等的,把所有的思想看成是平等的,把所有的感覺看成是平等的,正念是非概念性的意識,薩提(Sati)的另 ..."佛法與滅苦"跳到主文禪修的真正價值在於能夠知道並且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的實際過程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Nov09Thu201711:09「正念」的現代定義與傳統定義的比較「正念」的現代定義與傳統定義的比較正念這個詞語在西方日益普及,主要原因來自於當代心理學領域對基於正念的心理療法的研究。

根據巴利文《阿含經》,正念修行是佛教的核心,因為僅憑正念就可以覺悟,然而問題是,正念修行的當代解釋和傳統解釋中是否採用的是相同的方法呢?心理學領域的正念現代定義中,遺漏了傳統定義中最重要的特性,特別是遺漏了正念(sati,薩提)定義中憶念(recollection)部分,以及進行正念修行所需要的背景知識,其中包括了與倫理和認知有關的重要的知識。

缺少這些成分會導致疑惑,也會導致忽略佛教正念修行中的本質特徵,而事實證明這些特徵對現代的冥想修行者,以及對心理學和認知科學都是非常有益的。

西方心理學的傳統強調無判斷與當下為中心的正念特性——純粹觀察,傳統佛教經典所給出的古典定義,不論小乘經典還是大乘經典,都強調正念與記憶和認知的關係以及評價修行的方面,同時也強調它辨別善與不善的能力和做出選擇的傾向。

同時,古典的定義也強調需要將正念修行嵌入八正道中。

而當代正念只作為一種更好地享受當下的修行方法,傳統的正念概念實際上是誘導我們從當下「覺醒」以至於產生從輪迴解脫的願力。

因此,經過仔細地分析可以發現,純粹觀察的概念雖然也是傳統正念的一部分,但遠遠不能涵蓋正念的全部意義。

只要是正念中的憶念、認知、及倫理等特性被遺漏,這樣的正念也只能作為一種減輕精神症狀的治療工具,而不能夠從根本上擺脫煩惱(Klesha),而這恰恰是佛教修行的目的所在。

此外,只要科學文獻過度強調正念的非評價特性,對認知科學的研究來說就不可能得到這種修行所能取得的認知科學方面的效果,也不可能通過這樣的修行方式獲得超凡的精神狀態。

如果確實有興趣研究正念的潛在效果,那麼這些研究必須要涵蓋正念修行的全部內容,並且應該擴展到臨床應用之外。

過去的30多年來,正念這個術語在西方越來越普及,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心理學領域對基於正念的療法(MBT)的研究,這些研究的先導是喬·卡巴特·金的「正念減壓療法」(MBSR),他聲稱這個療法源自於佛教的修行。

大多數當代心理學領域對正念的研究都是基於卡巴特·金的正念減壓療法(MBSR)以及他對正念的定義。

本文將考察現代心理學以及傳統佛教兩個方面的正念定義和修行,希望籍此評述揭示心理學領域對於正念的理解與傳統佛教的定義相比是有缺失的,特別是對正念中憶念的感覺、正念的語境八正道,而這些顯然包含了非常有意義的倫理和認知方面的解釋。

更重要的是,由於缺少了這些特性,因此產生了認識上的歧義,導致混淆和忽略了佛教的正念修行中道德和認知的重要性。

儘管卡巴特·金承認MBSR是「脫離於文化、宗教和意識形態這些與佛教正念相聯繫的因素」,但他也沒有辨別或明確他所提出的方法與佛教的方法之間的差別。

其他的研究者如斯考特·R·比索普,馬克·劉等也受到類似的批評。

因此,在佛教界經常可以發現現代的和傳統的正念方法混為一談——這是因為佛教界對心理學領域正念研究方法的特點沒有足夠的知識;同樣,在科學界也經常可以發現這兩種方法混為一談的現象——這常常是因為科學界對於佛教的冥想方法很少有認識或根本沒有認識。

本文的最主要目的是想澄清西方心理學和佛教正念方法的差別,並指出如果採納佛教正念修行的全部方法將會帶來科學的和治療的優勢。

正念的現代解釋根據巴利文《阿含經》(被認為是原始的佛陀教言,上座部佛教所基於的經典),正念修煉是佛教的核心,僅憑正念就可以獲得覺悟。

根據上座部的教義,一個覺悟的有情是解除了全部精神煩惱和痛苦的;而根據大乘教義,覺悟的有情則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益其他有情眾生而獲得了智、悲和力的功德使他們最終到達了彼岸。

然而,當閱讀西方心理學對正念修行的描述時,人們會高度懷疑,這樣簡單的修行能有這麼大的力量達到如此廣大卓越的效果嗎?所以,對於很多西方人認為覺悟這個概念不過是一個脫離現實的比喻而已就不足為奇了。

卡巴特·金是這樣定義正念的:「通過有意地集中注意力而出現的一種意識,當下、無判斷地一刻一刻地展開的體驗。


常見飲食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